心念一起,乱世离人,何处是吾乡,遂提笔写下《桃花源记》。
念给童子听。
童子问道:“桃花源在哪?我也想进去,他们也会设酒杀鸡作食给我吃嘛?”
“桃花源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这世上,肯定会有桃花源的,只要你肯去寻找。”
不仅仅是孩童懵懂,便是一边的桃树,也因此一篇桃花源记,和一老一少,两个人的执念,得了灵智。
少年人渐渐长大,在河边种满桃树。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少年人一直到死,都在营造自己的桃花源。
那时桃花源或许真的是桃花源,少年童子一个人的桃花源。
其老死之后,执念更为桃树所得,便开始修炼,桃树变作少年老后的样子,自称桃花仙人,在此桃花源境。
只是这桃花仙领悟错了桃花源的真意。
桃林何处不有?
桃花源何处有?
桃花已枯,桃仙已死。
李郸道摘下这篇桃花源记,便见其化作尘埃。
尘埃之中,一个梦幻泡影的圆球落入李郸道手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李郸道将桃花源梦境,拍入了白骨鸡鸣图中。
只见无数桃树生根发芽,长出一片桃林,给黑白的白骨鸡鸣图展现出一些色彩。
桃林之后,生小山,小山四座,围住中间一块盆地,内里村庄,有良田美池桑竹。
桃花源中的村民纷纷都在里面定居。
李郸道看着白骨鸡鸣图越来越像一个画中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