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五 传法崂山

作者:忽悠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郸道叹息一声:“或许便是崂山求雨的前辈,已将雨水求来,万应乃灵罢了。”

便随着刘若拙上崂山上去。

果然看见素色鹤旗仙幡。

太清殿前,停棺数口,求雨醮坛,还摆着那里,并未清理。

李郸道见之肃穆,请香拜之.

崂山诸位道人见李郸道认真祭拜,不由得低声抽泣。

李郸道开口:“李唐天命被削,然兴亡百姓苦,若无灾殃,便难去其天命,若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君贤官廉,又如何能削去天命呢?”

“你们求不来雨,不是你们无能,也不是昏君无道,如今新朝开辟,正是欣欣向荣之机,这干旱,蝗灾,霜灾,其实不是前朝气运反噬,因为其应在突厥南下上。而是上苍无端降下,以众生百姓的姓名做献祭,来损耗国运,天命。”

李郸道开口道:“为何他们能降下灾殃,便是其手执权柄,若他们手无权柄,如何能放肆。”

刘若拙听了若有所思:“天师有何教我?”

李郸道开口道:“贫道欲传太清道法于崂山,无需醮神,本我元神直达昊天元气海,可改千里之天象。”

刘若拙一听,立马就要跪下拜师。

但是却跪不下去。

李郸道开口:“贫道只是代太清老爷传法,我麻姑山玄真道也是太清道脉,可为兄弟道脉也,不必多礼。”

当下便在崂山一块葫芦状的大石头上坐下,开始讲法传授:“欲学神通,先得伟力,唯有伟力归于自身,修得仙身,高于神祇,方可逍遥任意。”

“欲成仙道,需先服气。”

李郸道见崂山大猫小猫两三只,便从最基础的服气之法讲起,然后再讲金丹法门,不讲符箓存神之道,也不讲科仪道场。

“我有一法,乃太清服气口诀,今传要诀,尔等仔细听讲。”

“夫万物之生,禀阴阳而成形汇兆。阴阳施化,从元气而寒暑成分。”李郸道刚刚炼制成的六炁环从一个圆圈,变成两个圆,一个为玄,一个为赤。

却是一边讲课,一边演示,以免枯燥无味,玄玄难懂。

而李郸道座下葫芦石,竟然也有灵性,只见东海日出,好似一粒太阳金丹,紫气氤氲,自葫芦嘴中而出一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