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被朱秀这个混小子气两次,比元景润给朕扎十次银针都管用。”
郭威看罢,又好气又好笑,把奏疏扔一旁,接过温热的参汤一饮而尽。
董氏拿着丝帕为他擦拭嘴角,抿嘴笑道:“官家骂朱秀最凶,但文武百官里,也最宠信他。”
郭威笑骂道:“那混小子和大郎、重进亲如兄弟,年纪又最小,朕自然也拿他当作子侄一般。
可这小混蛋着实不安分,净给朕惹麻烦。”
郭威指着两份奏疏:“这是薛居正和王令温送来的,你猜怎么着?李璟小儿竟然想招揽朱秀,想把朱小子留在江宁为唐国效力!
嘿嘿~为此,李璟还要下旨赐婚,把唐国太傅周宗嫡女嫁给朱秀为妻!
这混小子还挺招人稀罕,起初朕还担心他在江宁吃苦受罪,现在看来,混小子日子好过哩!朕白替他操心了!”
董氏惊讶不已,看了眼两份奏疏,却没有伸手去拿。
她想了想,笑道:“依臣妾看,朱秀那孩子是重情重义之人,不会做出背主忘恩之举。
官家看重他,年纪轻轻就给他封侯拜官,他又跟大郎、重进相交莫逆,绝不会受李璟诱惑转投唐国的。”
郭威摩挲着颌下扎手短须,虎目微眯:“朱秀一家眼下就在江宁,他若是此刻转投唐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董氏怔了怔,还是摇头笑道:“臣妾还是不相信朱秀会投唐。”
郭威笑了笑,对一名侍奉在侧的宫人吩咐道:“宣魏仁浦!”
宫人匆忙下去传旨。
董氏起身道:“臣妾先回宫准备晚膳,官家记得回宫用膳。”
郭威笑呵呵地答应了。
董氏刚走出几步,又回身道:“官家,此次采选入宫的女子,有京兆、河南、开封三府之地的官宦之女三十二人,良家女五十四人,臣妾打算从中择优挑选出二十七人,正式册封为采女.....
等人选议定后,臣妾再把名单送来,请官家决断。”
郭威又拿起两份奏疏,浑不在意地笑道:“些许小事,你自己做主就好,无需问朕。”
董氏屈膝福礼,迟疑了下,又低声道:“大郎离家已有半年,也不知他在澶州过得好不好....臣妾想着,官家可否在中秋之前召大郎回京,也好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