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作为吴郡人,又在江宁和扬州生活多年,说一口正宗地道的江南官话自然轻松无比。
这一轮考察,又筛去十几人。
有操着蹩脚江淮口音的人,妄图蒙混过关,徐铉在一旁听得忍俊不禁。
本以为泾州县衙的官吏,难以区别江淮和江南的口音差别,没想到青袍掾吏皱眉仔细倾听,不出三句话就判断出真伪,当即冷着脸挥手让差役送走。
那青袍掾吏甚至还能用一口较为流利的江南官话与人交谈,徐铉觉得很惊奇,没想到遥远的泾州,还真有江南人士在官府里做事。
接下来便是考察报考者在泾州生活小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的数量。
这一次直接筛掉二十余人,连同徐铉在内,只剩最后五人有资格留下。
有几个自恃勇力的汉子,不服气的叫嚷起来,拿着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署名文章,嚷嚷着要去见县令,讨一个公道。
一次警告过后还是不听,青袍掾吏果断下令收缴路费,捉拿下狱。
几个汉子不肯走,也不愿归还路费,在敞院里与差役动起手来,被悉数拿下。
如此一来,他们的罪过可就大了,只怕要被押往改造场挖一个月石头。
空荡荡的前厅只剩下五人,青袍掾吏拱手笑道:“恭喜诸位入围最后一轮遴选。”
徐铉和其余四位相互看看,勉强笑着揖礼。
青袍掾吏仔细端详五人身材相貌,心中有了计较,笑道:“好了,这位徐茂才徐先生,成功脱颖而出,可以进到官衙之内,拜见县令,由县尊亲自面试。”
徐铉一愣,其余四人更是大吃一惊。
这最后一轮遴选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青袍掾吏不紧不慢地道:“诸位莫怪,这最后一轮便是比较诸位的容貌身姿风采,胜出者便是这位徐茂才先生。”
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打量一眼徐铉,不服气地道:“我等四人怎么就比不上他?”
青袍掾吏笑道:“诸位还请相互检视,论相貌儒雅平和,五官端正,气质超然,有名士风范,诸位可及得上徐先生?”
徐铉惭愧地脸色通红,连连作揖,低着头深感难为情。
他知道自己长相俊朗,名气又大,在江宁城各大勾栏瓦肆间行走,时常有胆大的娘子跑上前挑逗,甚至公然拉拉扯扯,想把他拽紧红楼之内,来一场坦诚相对的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