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曹贼病

作者:我知鱼之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曹安民”这个人,历史文献中只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在曹丕的《自序》中:“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另外一次则是在《三国志·武帝纪》中:“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这里面都点出了“曹安民”的身份,他是曹操的亲弟弟曹德的儿子,因此便是曹操的亲侄子,曹丕的堂兄。

只不过这两份文献中都只提到了他的字,并未提到他的名。

以至于后人无从考证,便只能在他的人物传记中写道:“曹安民,字安民,名不详”。

不过曹安民的死期在历史文献中倒是非常明确,甚至精确到了月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

建安二年,也就是距离现在的四年之后,曹操率军南征,宛城守将张绣率众投降。

结果进城之后曹操又犯了“曹贼病”,竟强行将张绣的婶婶邹夫人纳做了妾室,张绣因此怀恨在心。

曹操也知道张绣心中有怨,于是就准备秘密杀掉张绣以除后患,哪知计划泄漏,张绣听从贾诩的计谋率先发动偷袭,曹操战败仓皇而逃。

曹安民就死在了这场战乱之中。

与他一同而死的还有曹操的长子曹昂,以及被称为“古之恶来”的名将典韦……

想不到面前这个小小的军候,居然还是个了不得的官二代?

不过再回忆一下此前的细节,倒也并非无迹可寻。

虽然东汉末年曹姓并非只有曹操一家,但曹营之中姓曹的军官却大多数都与曹操有些关系。

另外,筹集军饷乃是行军打仗之根本。

盗汉朝王族之墓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容易授人话柄。

以曹操那“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性子,断然不会将这么重要又敏感的事情交给一个信不过的人。

由此可以推断,这个曹禀必然是深得曹操信任之人,自然不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军候这么简单。

只不过曹禀这个名字没有传到后世,吴良听都没有听过,因此才没有往深了想。

不过现在知道也不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