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室内共有五辆铸工精美的铜制马车,与真正的马车大小一般。
除此之外,马车上还装饰了不少配饰,这些配饰采用的材料大多也是青铜,不过却采用了后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金银错”工艺,说白了就是将黄金与白银烧化之后,像漆一样涂抹在饰品表面,以此来起到装饰的作用。
可以理解为“镀金”或是“镀银”,不过要比“镀金镀银”实在的多。
“这些流传到后世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而且相对容易保存许多……”
吴良暗暗将其记住,接着又看向了距离这些铜制马车不远的一片马匹遗骸。
这些马匹基本已经只剩下了枯骨,不过还留存有一些腐坏严重的皮毛,主要是毛……数了数数量刚好是20匹。
车马室内马车与马匹的数量与后世的发现保持了一致。
看样子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车马室中的殉葬品并未遭遇过偷盗,主要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还不怎么值钱。
确定了这一点,吴良带着典韦等三人继续向前探索。
如果半个时辰后,他们又出入了几间列于墓道两旁的耳室。
这些耳室中存放的都是一些较为常见的殉葬品。
有成套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做工精美;
有摆放整齐的青铜器具,其中就包括后世发现的青铜雁鱼灯与青铜火锅,不错,这个时代人们早就开始吃火锅了,毕竟“煮”早就是人们烹饪饮食的重要方式;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雁鱼灯,这玩意儿可是带了小机关的。
一侧的灯柄可以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灯罩则是两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照度。
灯点燃的时候,产生的烟雾可以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在雁的肚子里过一遍水,可以有效过滤这时候油灯燃烧室产生的油烟。
除此之外,雁鱼灯的四个部分又可自由拆装,便于擦洗……
厉害吧?
这玩意儿就算放在后世也是十分精巧的创意生活用品,吴良觉得光是仿造工艺品,应该也能卖上几百几千块钱。
除了这些,在一件专门罗列铜镜的耳室中。
吴良还发现了十八面制作精美的铜镜,这些铜镜各有不同,全都镶嵌着各种各样的玉石宝石,豪不夸张的说,这些玉石宝石的价值早已在铜镜之上,至少这个时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