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姜姓吕氏壬公之墓志……”
对于习惯了后世简体汉字的吴良来说?阅读这种文字虽然问题不是太大,但也略微有些阅读障碍,必须得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去读。
毕竟,这些“金文”字体与东汉使用的隶书还有着不小的差别。
再加上这时候的文字没有标点符号,在念的时候还需要思索一下如何断句。
“公讳不辰,字叔德。
惟壬公十二年,弟静勾结纪候谮之夷王,夷王不仁不智,烹公而立静……”
于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凑了上来,接着吴良的话毫无障碍的将这块青铜板上的金文念了下去。
一边念还一边为吴良等人将这一段墓志用如今容易理解的白话翻译了出来。
根据《齐史》中的记载,这上面所说的齐壬公便是齐哀公,哀公只是他的谥号。
齐壬公在上任十二年的时候,同父异母的弟弟吕静勾结纪国国君向周夷王进谗言,周夷王又是个暴戾且昏庸的天子,便命人将齐壬公烹杀,之后立吕静为齐胡公。
齐壬公的胞弟吕山与家人几经辗转将齐壬公的尸首连同烹杀他的大鼎一起运回来下葬于此,并在墓前饮下血酒发下毒誓,誓要斩杀吕静为齐壬公报仇,将被夺走的公位夺回来,用吕静的血来祭奠齐壬公……
这段墓志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后来的事这上面虽没写,但《齐史》中却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吕山最终兑现了誓言,几年之后就杀死了吕静,自己做了齐献公,也算是个言出必行的狠角色。
不过《齐史》中有提到齐哀公修习“厌魅之术”的事情,而这篇墓志中却对此事只字未提。
也不知道到底是《齐史》记载有误,还是墓志中故意没有提及。
吴良倒是比较倾向于后者。
毕竟天朝历来讲究死者为大。
哪怕是生前的仇人死后,也没几个人还会再恶语相向,更何况还是自家人为死者撰写的墓志,其中自然更不会提到一些影响不太好的事情。
不过想要得到最为确切的答案,还需要从齐哀公的墓中寻找线索。
眼下已经发现了齐哀公的墓志。
那么齐哀公的陵墓,应该就在这附近……比如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