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双阴线!(4000)

作者:我知鱼之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典韦兄弟,你来作个见证,从今日起我与诸葛公子便是结拜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此情可比日月!”

吴良果断握紧了诸葛亮的手,声情并茂的说道。

“有才哥哥,以后叫我一声孔明便是,我虽未到戴冠起字的年纪,但‘孔明’便是我提前给自己起好的字……因此有才哥哥那句评语应该叫做:天不生我诸葛孔明,后汉万古如长夜!”

诸葛亮更加激动,臭不要脸的说道。

好嘛。

原来诸葛孔明是这么来的。

不过这么说起来也对,他的叔父诸葛玄接下来没几年便也要离世,那时诸葛亮还不到二十岁可以起字的年龄,再加上他随诸葛玄隐居于此,家中也没有什么男性长辈,若要起字可能还真得靠他自己。

“孔明贤弟。”

吴良叫道。

“有才哥哥,请受弟一拜,一日为兄,终生为兄!”

诸葛亮施礼拜道,真情流露。

“哈哈哈,能与孔明贤弟结拜,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不过孔明贤弟年纪尚小,饮酒就算了,改日贤弟来邓县找我,为兄以茶代酒与贤弟好好亲近!”

吴良哈哈大笑,接着又不动声色看向地上的那首《梁甫吟》,开口问道,“好诗!真是足以流芳百世的好诗!只是不知这诗是贤弟何时所作,为兄想为贤弟做个见证,也可叫后人好好领会贤弟的才情。”

后世《梁甫吟》的作者不是存疑么?

若是他能够确定《梁甫吟》的作者,并将此诗出世的具体时间都记录的一清二楚,不但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对于后世考古界来说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哪知诸葛亮却摇头说道:“不敢隐瞒有才哥哥,此诗其实并非我作,乃是我叔父一次醉酒后传授于我,我向往诗中的意境与气魄,因此常常吟诵。”

诸葛亮的叔父?

那不就是诸葛玄么?

难道这首诗竟是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所作不成?

吴良对此表示怀疑。

诸葛玄在历史上的记载更是只有寥寥数笔,并且只提到了他领养诸葛珪遗孀与子嗣、并将他们带来隆中一带隐居的事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