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其实也是吴良对于墓中“阵法”的一个主要怀疑方向。
这玩意儿无论是在后世发现的正史史书中,还是在许多颇有历史渊源的文学作品中,都几乎快成了诸葛亮的代名词。
不过正史史书中只是很笼统的提到了诸葛亮曾“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并未记载“八阵图”的具体效果。
甚至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还为此作了一首叫做《八阵图》的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说的便是诸葛亮与“八阵图”的故事,由此可见诸葛亮与“八阵图”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虽然诗中依旧没有描述出“八阵图”的具体效果,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映射出了它的强大之处。
后来再到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又在《三国演义》中提到了“八阵图”。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曾在入川时使用石头布下“八阵图”奇阵,三国名将陆逊为追击刘备率军进入查探,结果险些困死于阵中,最后还是在诸葛亮的岳父帮助下才走出“八阵图”……这段广为后世所知的剧情无疑又给“八阵图”蒙上一层悬疑的面纱。
且不说《三国演义》中有没有为了剧情需要杜撰的成分。
光是各个年代的史书或是文学作品中都提到了此事,便足以证明“八阵图”是真实存在过的,并且与诸葛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在历史上发挥过极为亮眼的效果,因此才能被后人世代相传。
而现在的诸葛亮,却对“八阵图”一无所知。
不仅如此,此前吴良还特意确认过,诸葛亮对“木牛流马”也是同样的一无所知。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诸葛亮之后定是有了什么令人羡慕又不为人知的奇遇,才能够搞出那么多连他自己都没听说过的稀奇玩意儿,成为流芳百世的蜀汉名相。
那么,诸葛亮从现在开始到27岁出山,之间到底遇到了什么奇遇呢?
正史记载,自打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南阳郡隐居之后,一直到刘备前来三拜茅庐,便再也没有挪过窝。
如此分析可以推测,他的奇遇很有可能就在隐居地点附近。
如今再结合诸葛玄的第二职业,自然而然的便会让人将诸葛亮的那些成就与藏于此山之中的这座丘穆公墓联系在一起。
甚至吴良已经自行脑补出了一系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