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瑶和书大娘在忙着想方设法阻止书生和白牡丹成亲的时候,听到了李还北上的消息,上官瑶急忙赶往江水边去,毕竟她刚向李还退婚,李还随即就准备北上,虽然表面看起来是李还主动解除婚约,但上官瑶明白,那是因为她提出了退婚的请求,李还想必是受到伤害,所以才做出北上的决定。可是,北上是战场前线,是宋军和金军交战之地,俗话说,古来征战几时回,有多少人会愿意主动上战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的话。也许,李还的逼不得已,就因为上官瑶。
上官瑶急急忙忙地赶往江边,李还正带着四大随从以及一干人等,准备渡江。
“大人,上官姑娘来了。”一直注视着李还周围的赵青说道。
一直注视着江面的李还,听到属下提醒后急忙下马,回头看着身后的上官瑶。
“上官姑娘,你怎么来了?”李还有些惊讶地问道,毕竟他和上官瑶已解除婚约。
“李大人,您真的要北上?”上官瑶有些神伤地问道,毕竟事情因她而起,而李还如果北上,或许有去无回,那她心里会一辈子的内疚。
“嗯。”李还不想告诉上官瑶太多,上官瑶不是蠢人,他自然瞒不过上官瑶的心思。
“可您身肩教育小王爷的职责,您若是去了北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小王爷岂不是要伤心?”上官瑶说道,她只能找其他的理由来说服李还。
“宫中太傅众多,没有我小王爷也会很好的。”李还说道,双方都不愿意提及婚约的事。
“李大人这又是何苦呢?您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必为了一些小事而以身犯险。”上官瑶看着李还说道。
“身赴前线,保家卫国,男儿志在四方,就算抛头颅洒热血那又如何?”李还说道。
原本远门出行,最忌讳提到一个‘死’字,更何况李还是亲赴战场,上官瑶一听到李还一种死而无憾的气概,心里愧疚又增加几分。
“李大人曾经问过阿瑶,为何答应了李大人的求婚,却又悔婚。原本阿瑶不打算告诉李大人,以李大人的聪明才智,相信日后定会知晓个中真相。只不过阿瑶不希望李大人为了阿瑶而身犯险境,阿瑶想告诉李大人,当初阿瑶答应了李大人的求婚,的确并非对李大人无情,只不过事有变化,阿瑶也是措手不及,两相权衡之下,不得已才向李大人退婚,阿瑶自知并无资格祈求原谅,只是希望李大人保重自己,不要意气用事。”上官瑶说道。
“什么事情能让你冒着杀头之罪也不惜跟我退婚?”李还问道,在他眼中上官瑶并非冒失之人,明明知道跟他退婚是死路一条,但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跟他退婚,只是他又想不清楚上官瑶会有什么事比生死这样的事还要重要。
“这件事情牵连甚广,阿瑶也不确定是非真假,所以现在不方便告诉李大人,阿瑶只是想说,阿瑶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倘若李大人因阿瑶之故而孤身犯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阿瑶愧疚是小,只是朝廷损失一大人才,终究是得不偿失。”上官瑶说道。
她还是不敢把白牡丹为妖的事情告诉李还,一来她不知道李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二来她怕万一激怒了白牡丹,白牡丹要是在杭州城中大开杀戒,那可比李还孤身犯险要可怕得多。
“既然上官姑娘不是存心负我,那李某也可以释怀了。不过上官姑娘放心,李某此次北上,并非只是因为上官姑娘,而是李某已经禀明圣上,如今江北岳将军韩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正是把金贼赶出河北之时,所以李某才请旨北上,助岳韩将军一臂之力。”李还说道。
“那李大人是决议北上了?”上官瑶有些失落地问道,她知道已经无法让李还改变心意。
“是,不过李某也要多谢上官姑娘的美意,告诉李某真相,不让李某心存疑虑。”李还说道。
“那李大人定要保重,阿瑶虽没有福气攀上枝头变凤凰,若李大人不嫌弃的话,阿瑶想和李大人成为知己好友,日日为李大人祈福保佑。”上官瑶看着李还说道。
“所谓平生得一知己足矣,如今李某有上官姑娘这样的知己,可谓生而无憾。”李还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