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是密不透风的竹叶子,两边是密密麻麻的竹子。
工人们在山坡上砍着竹子,在轨道的两边,已经丢着很多捆扎好的竹子了。
主轨道沿着山坡,在山腰盘旋。两边有副轨道……
这里的轨道可以变轨,就像火车变轨一样。但是轨道和火车的轨道不一样,山坡用的轨道车,最大爬坡坡度可以到四十度角,轨道的下面是齿轮结构……
轨道的尽头有醒目的标志。再往里面走就是大陡坡了……即便可以将轨道建过去,但是大陡坡上的竹子也没有砍伐的价值。
竹林里的空气,带着些许泥土的气息。
这段时间下河镇也很炎热。伐竹队每天是六点钟就出来了,干到十点钟……下午要六点过吃了晚饭才出去,一直干到天黑。
伐竹这个工作非常辛苦。
这一大早的,伐竹工人就汗流浃背了。
回到竹林砍伐区域,李山北指挥着工人将竹子吊装到车上。
装运竹子还是很快,叶墨看着时间,不到二十分钟就装满了三个车厢。
这个效率也还行。
小火车的造价,怎么说呢,见仁见智吧。
小火车确实挺贵的。不过他们这片竹林的竹子多,又都是老竹子……
将这边的一万亩竹林砍完,应该值不回小火车的投入。但是算是明年的竹子,肯定可以回本。
方便了人力,砍伐竹子速度快了,也节省了很大的人力成本。
这些是设备投入,可以使用二十年,甚至更久。
第一个区域的小火车建成了,之后就计算可以节省多少人力成本。如果划算,就能投资……
叶墨他们在大东竹场一直到中午才回去。
中午的时候,小火车总共跑了5趟,运回来的青竹,估计有170吨。
砍竹子还是很快的,慢的就是运输。即便有了小火车,运输的速度依旧看不上砍伐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