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托词,也是一个陷阱。
是故意露出的模棱两可的“破绽”。
连阿娘和她都能想到,一个普通的调理方子怎地还要两日才能开出来。
她们会觉得不解,那个藏在阿娘院子里的“桩子”自然也该想到。
再加上她做贼心虚,所以,待周邵初将“琢磨”了两日的方子开过去,那人肯定会去查证……会从药方子上看看她们是否已经发现了端倪。
周邵初在说那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后面还提醒了魏婉芸一句,要当先找到那下毒之人。
这人思维活跃,心思也是缜密。
这一点魏婉芸不得不佩服。
只一想到现在他就在隔壁院子跟自己做了邻居,而且还是故意套了自己的话,魏婉芸就觉得恼火。
再一想到该如何跟阿娘解释,魏婉芸的火气就变成了唉声叹气。
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魏婉芸原本还有几分担心,王家这次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会不会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把昨日的事情添油加醋的传出去,抹黑一个是一个。
所以,她还特意派了三叔去盯着。
不过这一次他们一家倒是安静如鸡。
外面没有半点儿关于魏家后宅的消息传出去,不过,一大早,倒是有另外几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
而且,故事的主人公还是靖王世子顾瑾知。
据说,顾瑾知不知是得了什么病,回京之后找了御医看过之后,这些日子都在相国寺静养。
据说,前日在相国寺后山,周家嫡女周静瑶在后山崴了脚,有人看到是顾瑾知借了她马车,还有人看到周静瑶当时笑颜如花,含羞带怯……传得有鼻子有脸的,甚至有人说靖王妃都已经让人去周家送了帖子,邀请周静瑶过府赴宴,应是已经定下了周家这位姑娘做儿媳。
听着三叔回禀这些消息的时候,魏婉芸正在凉亭里跟周邵初对坐着喝茶。
她怕周邵初怠工,所以吃过早饭就找了过来,督促着他快点琢磨阿娘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