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永乐一共二十二年,期间一大半时间都是朱高炽在监国,天下官员泰半出自太子府,朝廷中枢也尽被东宫掌握。
朱高炽可是太祖朱元璋教出来的,要不是性子仁孝,他能把俩不懂事儿的弟弟玩死!
皇帝朱棣又如何?不过是太子的征北大将军罢了!就像此次北征,太子一句话,没钱粮了,皇帝还不是得乖乖还朝!
这会儿气也消了,张妍自是懒得在计较,回转殿内忙活去了。
“爹,爹。”张妍走后,李煜小声的叫了两声:“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去忙活爷爷吩咐的事去了?”
“哎,你这个娘啊,行了孩子,去吧,小心着点啊。”朱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哎,我晓得了,一定注意安全。”
“我是让你小心你二叔三叔!这孩子,不让人省心。”朱高炽念叨着,李煜赶忙答应。
换上一身飞鱼服,出了太子府,带着十余名锦衣卫沿着大街往前走。
此时的锦衣卫指挥使是纪纲,他是老爷子的亲信,为吏残酷,向来不被一向宽仁的太子所喜;且现在兼管锦衣卫的是赵王朱高燧,因此纪纲也算得上是汉王党的人。
不过李煜身后跟着的这十多名锦衣校事却不是纪纲的人,而是兼管锦衣卫内部纪律的南镇抚司的人,一直受太子节制。
为了便于行事,李煜身上还有朱棣御赐的金令牌,上刻“如朕亲临”,有先斩后奏之权。
隔代亲,在老爷子心中,太孙可比太子受宠多了!
大街上,行人如织,两侧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街道两侧,整整齐齐的店铺,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大明开国四十五年,应天首善之地,好一派盛事景象!
不过,李煜也敏锐的观察到,掩藏在这幅盛事下的,是面有菜色的百姓,与街角巷尾的鸡鸣狗盗。
穿短打的老百姓低着头,靠着路边走,生怕冲撞了贵人;尖嘴猴腮的贼偷儿,正把手伸向摊子前富商腰间的玉佩;拐角处,几个乞儿,鬼鬼祟祟的不知商量着什么;前面不远处,五城兵马司的差人蛮横的走着,时不时的从路过摊子上抓点东西塞在自己怀里,却未给钱……
这可是应天,天子脚下!
唉!任重道远啊!李煜心中叹息了一句,真是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纵然是盛世,大部分百姓也不过是能勉强填饱肚子而已。
李煜没去管这些狗苟蝇营,管了也是治标不治本,唯有掌权后,才能根除这一切。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啊!
李煜边走着,便是所系统给出的五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