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监国到手,建文传信

作者:十六太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老爷子让我写奏本,说分析一下,这事是谁干的,怎么实施的,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

“我要是写的好,老爷子会问,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要是写的不好呢,老爷子还会说,你这不挑事吗?”

“你说这奏本,我写也不是,不写,也不是!唉!”

春和宫后殿书房中,朱高炽一夜没睡,愁得不知白了多少根头发,桌子上摊着的纸,只字未落。直到天蒙蒙亮,太子妃张妍睡醒了,打着哈欠寻到了这里。

朱高炽窝着火埋怨着,张妍可不懂这些,反倒有些高兴。

老二又被圈禁了,太子府也能过几天安稳日子。

“安稳?妇人之见!你等着吧,这事儿可没完,老爷子是那骂一顿就算了的人?他一天不折腾我他就难受!”

“儿子呢?”

“没回来,昨晚上宫里过来传话了,老爷子让瞻基这几天住到宫里去,就不回太子府了。”

夫妻二人又说了会儿闲话,关起门来埋怨皇帝,及至天色大亮,宫人们进了早膳,朱高炽哪有心情吃饭,只用过了八个大肉包子两碗粥,就嘟囔着胃口不佳让撤了。

与此同时,乾清宫里,李煜也刚陪老爷子用过早膳。

朱棣吃饱之后,招来小鼻涕,竟当着太孙的面,处置了太子府。

罢掉太子监国之职,从即日起,所有奏本军报各地文书皆不在送往文渊阁,直送武英殿;太子府属官,皆调离太子府,命内阁三杨路武英殿辅政;令太子闭门谢客,将养身体。

文渊阁与武英殿隔了一个广场门对门,前着是太子处理公务之场所,后者是皇帝理政之所在。

自大明建国,朝廷中枢政令大多出自文渊阁。

洪武年间朱标常年监国;永乐年间朱高炽常年监国;中间就隔了个建文。

旨意一下,自有宫人前去传达。

“猴崽子,吃饱了,待会儿你就去武英殿,帮着爷爷看看奏本什么的,有什么不懂得,写张条子去问你爹。”朱棣放下筷子,站起身伸个懒腰:“除了军报,政务上的事就少来烦爷爷,直接去问你爹,他比我懂。”

“拿不准的事情,也多问问内阁三杨的意见,他们都是你爹培养起来的人才,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不是,爷爷,您这是把我爹干的事都让我干了?”李煜有些傻眼,这怎么光让干事不给名头啊?监国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