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孙悟空,见过佛祖!”
此间举止竟是无半分荒唐,这般场景,若是被老君看到,怕是得惊掉下巴。
言这猴头天生顽劣,不见半分礼数藏身,可如今又是何当的道理?
如来眼睛微眯,若是严格意义上来论,这是他第二次见大圣。
初见那一面,定了西行未来之因果,那时的大圣,其心未定,混似一个未被调教的顽童。
周身功德之光四散,不曾有分毫内敛。
更甚至心比天高,竟是要做那天定之下的帝王之位,未免可笑。
如今再见,却是不同。
此时的大圣周身功德之力内敛,一举一动竟是隐隐合乎天地道韵。
如今一众菩萨,诸佛尽在此地诵经,佛法之力下,大圣竟是可以无视此间威压,足以说明大圣已落功德之中,有天地因果护持。
如来暗暗点头,倍觉天地得落因果乃是最完美的。
只是可惜,如今天道所藏,并不纯粹。
心中思量不言,只听佛祖开口。
“悟空,前闻得观音尊者于五指山下助你恢复自由身,已皈依释教,保护唐僧来此求取真经,你怎么会独自来此?”
行者顿首道:“上禀我佛,弟子秉持法旨确是护那唐僧西来,只是不曾想行至那金山脚下,被阻了脚程。”
“那妖怪神通广大,凭一个白森森的圈子,抢了弟子法宝,弟子认为他是天将思凡,便是去了天界。”
“那玉帝亲善,为弟子彻查天界,定了名册,却也不得勘察!”
“其命天王,星君相助,却不想,一众法宝竟是也被那妖怪抢去!如今已经没有法子。”
“弟子知晓我佛手段高强,还请告知弟子,也好让弟子寻他主人相助,擒此魔头,救我师父,合拱虔诚,拜求正果!”
这大圣言语得落亦是滴水不漏。
天庭气运之功大圣是不得掩饰的,如今这般明言,只道那玉帝手段颇丰,不过是借助大圣搭救之言,便是彻查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