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半夏好想给他一个大白眼,看不到旁边人的情况吗?人家夫妻俩都差点抱头痛哭了,还来看你的,做实习官差也有一阵子了,怎么一点观察力都没长?
当然在大堂门口,白半夏还是会给三表哥留足面子的。
“你去跟周大人通传一声,说找到丫头的父母了。”白半夏说道。
张同林露出惊讶之色,“咦,刚刚也有人来说是丫头的亲娘,大人已经吩咐人去把丫头带来了。”
“书文,这、这是怎么回事?”南夫人又紧张起来,刚刚的欢喜瞬间熄灭,仿佛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不要急,先去看看。”南先生反倒镇定的多。
张同林将他们领进了大堂,向县令大人禀报道:“禀大人,这两人也是看了告示来寻女的。”
南先生向周海行礼,说:“禀大人,草民南书文,是南岭村的秀才。两年前幼女被拐,在下曾报官,相信县衙案卷中还有记载。”
“本官这些日子查了之前的案卷,专门在报失人口的记录中查看过,却没见过你的报官记录。”周海有些不解的说。
南先生十分吃惊,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两年前大人还不在此任职,当年的县令大人朱幸恐是担心失踪人口案无法结案,会影响他的政绩,便没有将我的案卷入档。”南书文露出气愤之色,“他为了政绩差点害我寻不到女儿,如果他日进京,在下必要参他一本!”
周海一听也明白了其中的猫腻,有些地方官在任上是会有这样的情况,怕未结的案件太多影响政绩,耽误自己的升迁。
但这样对后续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别说南书文这事了,就是周海上任后都发现了几处案卷不清之处,给他的工作带来不少麻烦。
“本官也会如时上报,绝不包庇隐瞒。”周海正色说。
就因为前任县令没有将南书文的报失案卷入档,周海他们把这两年报案的人家跑了个遍都一无所获,否则早该找到南家。
如果不是老天有眼让南书文刚好认识白半夏,恐怕南家近在眼前的寻女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不过……”周海看看堂上立的妇人,“这位李家妇人也说孩子是她的。”
众人朝堂上看去,就见一名瘦弱的妇人站在中间,她头发枯黄,两颊凹陷,本该不是很大的年纪,眉眼却爬了皱纹,两鬓夹杂了白发。
又是一位丢了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被失女之痛折磨到憔悴的妇人。
白半夏心里发酸,不管今天孩子是谁家的,都要有一家失望痛苦的离开了。
李家妇人没理会他们,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大门外,翘首以待,她在等她的女儿被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