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的人不知道山楂是好东西,既能开胃又能补铁,还有各种维生素。
只知道山楂,很酸。
不如苹果一类的水果好吃。
所以山楂很便宜,而且不好卖。
大集体的时候,几乎村村都有果园,面积有大有小。
梁家河村的果园很大,苹果树为主,少一部分梨树,中间的过道是葡萄架,然后还有一部分山楂树。
大集体解散,土地承包下去,果园也分成好几片,通过竞标的方式承包下去。
只不过姓宋的运气好,赚钱的苹果区和梨树都让几家姓宋的中标了。
建刚家中标的那一片,苹果树很少,大部分是山楂。
同样累死累活管理,摘山楂也比摘苹果费事,摘下来不值钱,还不好卖。
年前,建刚家的苹果早就卖光了,山楂却是只卖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存起来,过完年慢慢卖。
卖着卖着,剩下的就烂掉了。
据建刚说,他父亲有意把山楂树处理掉,栽苹果。
但是又苦于这是承包的,苹果树结果周期也要好几年,到时候承包结束,自己栽上的苹果树怎么算?
跟肥田村长商量了好多次,肥田不跟他拉人话。
所以山楂还是每年大丰收。
年前的时候,建刚又跟大仓说起来,父亲还是想砍了山楂栽苹果。
大仓表示坚决反对。
他知道过不了几年,当全社会都发现山楂浑身都是宝的时候,人们把山楂都捧到长寿水果的高度,那时候全国的山楂树都被砍得没几棵了。
梁进仓记得,过几年以后,山楂最贵的时候到了八块钱一斤。
而且还很稀缺,不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