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有人举报

作者:公子尚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镇联防中队的人数就达到了二十多名。

联防队员成分复杂,没有针对性的培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考试录用,直接凭人情、关系进入这个队伍。

在大规模招聘联防队员之初,这还成了一件轰动各个乡村的大事。

因为听说这次招的联防队员都是合同制,要是干得好了,还有可能转正呢!

那些家里有适龄青年的人家,都蠢蠢欲动,到处找关系走后门,削尖脑袋也想让孩子进入联防队。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只要进入联防队,孩子就有了一个相当体面的工作,基本上算是当上警察了。

在这个要想跳出农门除了上学就是当兵的年代,招聘联防似乎给一些年轻人提供了跳出农门的第三条路。

闹腾了一阵,总共也就招了二十来个人。

那些钻营了一阵子没当上的一个个灰心丧气,自认倒霉。

当上联防的腆胸叠肚,意气风发,自认为一步登天,成了公安的一部分。

从联防队的本质来说,他们是一种群众性的自防、自治组织、是预防、制止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辅助力量。

联防队员虽然身穿保安制服,但没有法定职责,没有执法权,一切活动均置于基层组织的领导和公安机关指导之下,说白了还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但在实际操作当中,乡镇联防中队基本上等同于派出所手下的武装力量。

联防队员除了帮助干警办案,其他那些巡街,堵卡检查黑自行车,驱逐摊贩,罚款等工作,什么都能干。

不但属于“二类警察”,还兼具后世的城管、交警的职能。

可以说权力很大。

很多联防队员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胡乱执法,而且自以为权力在手,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联防打人的事情。

这使得联防队不仅维护不了社会治安,反而滋生一些负面影响,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此时此刻热闹一听说刚才那三个人居然是联防,第一反应肯定是吓坏了。

但是惊恐的情绪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他在一呆之后又想到自己的饭碗了。

饭碗被抢走了,以后靠什么吃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