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幻书接上回11

作者:纯白色科幻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本地文件名:{a16a3268-3f66-4090-9708-1b8b8c00e90c}

------2019-12-2712:25:13------

1:月面向阳花

1.1:通过太阳能发电板作为恒星光转化为热能,电能,而已太阳能板平行安装各种光学管道式传感器。

1.2:有垂直于太阳能发电板的专门研究太阳的光学管道式传感器,也有平行于太能能发电板的专门研究其他天体的管道式传感器。

1.3:一般安装在一个空心圆球中,这个圆球安装在一定高度的立柱上,通过一个半圆弧框架,结合一个正圆框架,结合一个正圆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半圆弧框架和机械原点接触,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转动,也就是水平面上0角度度到360角度度,而半圆弧框架,和正圆框架,连接,控制

1.3.1:半圆框架,控制水平方向角度,而半圆框架,通过两个圆弧端点,和正圆框架连接,通过这个连接点控制与水平夹角,而太阳能发电板,则和正圆框架互相垂直,从而控制向阳面

1.4:因为月尘,以及太空微陨石的缘故,空心圆球表面难免出现附着物和撞击痕迹,影响光学观测效果和太阳能采光,就使用底座刷新的方式,在空心圆球出现破损时,底座开启转动修复模式,也就是在机械原点位置,不断切割,好让机械原点位置的连接不出现物理撞击损毁,再把原先的机械原点位置,进行压铸加工,从而避免因为缝隙,影响系统密封性,进行滚球表面修复

1.5:必要时,底座把太阳能发电板,更换为透镜,就能实现以多个基地,作为中转传感,在月球上建立长度达到千米级别的光学透镜组,这就要研究非直线焦点透镜,可军用

------2019-12-2712:40:50------

标题:航空航天大学021

本地文件名:{151a92ec-4442-4e64-8100-9d47cf0aebd4}

------2019-12-2910:54:44------

1:关于航空航天的几个猜想

1.1:既然最速降线能够获得方向改变,具备加速度的趋向,能不能使用一个环柱,在这个环柱的两个底面位置,按照圆半径一定等分夹角的方式,排列最速降线拉伸而成的曲面(暂称为最速降面),都使用近似平行于底面的一面,和底面接触,都以近似于垂直于底面的一面,和环柱的高的二等分位置接近,从而获得通过转动整个环柱,带动里面的最速降面转动,能不能把空气分子,比作一个个的小球,从而获得压缩空气,好像一不小心设计出了一种停机就自爆的系统,只有不断维持转动,内部的压缩空气,才会在可持续压缩外力作用下,保持高压缩比,而一旦这种外力消失,就会出现高压向低压趋势(也就是近似爆炸),这可以用于吸引火力云爆弹,也就是如果弹药飞行过程,不被袭击,内部的云爆气体,就不会散开,而一旦被弹药攻击,导致系统失灵,就会让内部的云爆气体散开。

1.2:火箭设计成最轻的一面,朝天,设计成低速空气弹头形状,而火箭最重的一面(注意,是火箭释放完所有任务载荷后,进行火箭回收再入大气层时的重的一面),设计成超高速空气弹头形状,通过串字型的设计,也就是升空时,整个火箭像吸管折叠一样,长度最短,而当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就像吸管拉伸一样,长度最长,从而一方面,让火箭能够从折叠状态的近似无限刚性结构,变成近似无限柔性结构,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扭动自身的方式,来获得姿态调整,而那些多出来的凹侧面,都是最速降面压缩空气入口,整个火箭,通过压缩空气,作为空气弹簧,在降落到地面之后,哪怕撞毁十分之一,也能保全十分之九。

1.2.1: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可以设计一个超级大的圆锥样式的真空生成器,在没有到达真空减速高度时,圆锥的底面,和周围空气环境,是密封分隔的,到达真空减速高度时,通过爆破或者弹射的方式,让底面消失,或者出现预先设计的空气流通出入口,从而通过真空对有压强空气的拉扯力,作为一种短暂瞬间超高升力。

1.2.2:通过非直线滑翔伞,原理就是,两个呈现夹角的固定翼,中间安装一个能够转动的对称的空气齿轮(位于两个固定翼的平分线上),有巨大的凹位置,有巨大的凸位置,通过转动这个空气齿轮,从而出现(在不考虑自由落体下坠的位移时)让火箭以自身的底部为轴,呈现朝天摆动的方式,实现离心力让自己减速,理论上讲,只要自己朝天方向摆动的足够快,那么离心力足够一定程度上减速自己的中立加速度(一不小心又设计出了卫星上天之前,进行的大气层摇摆实验,破坏性测试卫星的抗摇摆硬件实力)。

------2019-12-2911:19:14------

2:貌似最速降线所做成的最速降面可以用于人工造海浪,只需要在游泳池的底部(要注意,有避免人肢体陷入的栏杆隔网),通过排列成履带的最速降面,作为涌浪生成器,从而生成一定程度的脉冲海浪。

2.1:研究锐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研究直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研究钝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