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沉船的龙骨水浸木。
当初打算搜集材料时,他只是突发奇想。
而现在,他看着这些材料,却突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有一种沉重的责任在。
这一把胡琴,贯穿了2700年的时光,寄托了多少人对他的期望与信任。
以及哀怨(照夜:啊~啊啊~啊~~~~)。
但,就算是搜集到了再好的材料,也只是底子打得好,能不能造出来一把“史诗级”的胡琴,却要看谷小白自己了。
接下来,谷小白几乎是废寝忘食地忙碌着。
蒙蛇皮,削琴筒,弯琴弓,雕琴窗,竖琴杆……
找到了两根二胡的弦缠上,再找了一根棉线,缠在二胡上,把琴弦略微压弯,拉向了琴杆。
运弓轻轻一拉。
“嘤~~”一声,如老妇啜泣,怨哀入骨。
再轻轻一震,如风雷声起,铁马冰河。
谷小白眼睛一亮,好琴!
可刚可柔,可歌可泣!
这琴比他之前做的那把,何止是好了一个档次!
谷小白兴之所至,一首曲子信手拈来,拉得是风云激荡。
但渐渐地,谷小白却又皱起了眉头。
总感觉这二胡还有哪里,有些不对。
谷小白的目光落在了那千斤上。
二胡的千斤,有点像琴码,起到的是同样的作用。
一方面把琴弦隔开,上方可以按压揉弦,另一方面,也把琴弦的震动传递到琴杆,进行辅助震动,共同构成二胡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