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胡扯和尚【4000字】

作者:一梦黄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时候,小刘转悠完了一指庙,一路找了过来。

刚要说什么,就看到李雪瑛撸起袖子和方正坐在凳子上,在灶台上包饺子呢。

方正擀面皮,她负责包,两人彼此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

“我勒个去的,我家公主跟你包饺……”没等他说完,一只猴子路过将她捂着嘴拖走了。

松鼠和咸鱼躲在角落里,松鼠道:“你说师父这次能脱单不?”

咸鱼道:“依我看啊,没戏。”

“为啥?”松鼠不解。

咸鱼道:“为啥?因为我没看上她呗!作为家里的老人,我没看上,他们还想好?没听说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么?哎哎哎?你去哪?我刚刚说的话,不准告诉师父啊……”

……

“你门口挂的是什么啊?”李雪瑛忽然指着大门口的挂钱问道。

方正看了看李雪瑛:“你不知道?”

李雪瑛摇头:“我们那不贴这个。”

方正道:“这是挂钱。”

“挂钱?”李雪瑛还是不理解。

说到这些民俗,方正就来精神了。他或许上学不多,但是一指禅师对于这方面的东西,那是如数家珍,全教给他了。

“挂钱这东西,据说是和爆竹一样,都是为了驱赶怪兽年的,爆竹是用声音吓唬“年”,而“挂钱”则以颜色来刺激年的眼睛。

当然,这只是传说,具体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就不好说了。

不过据我所知,挂钱最早起源于唐宋时候的”“幡胜”。唐宋时每逢立春日,人们便用银箔、罗彩剪成饰物或小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日来临,并互相赠送。。后来,人们把幡胜放大,在立春之日,贴在门楣上用它来避邪。”

李雪瑛道:“真的假的?你不会又胡扯吧?”

方正哭笑不得的说道:“贫僧什么时候胡扯过?这可是有证据的。

南宋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载:“岁旦在你……街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春吉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