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所有打工人的通病。
但是纪录片组似乎总是有能够提起人兴奋点的事情。
比如上一周《城市安全2》的首播。
一大早众人就聚在一起。
“哎哎,周六的《城市安全2》首播你们看了吗?”
“看了啊,这一次拍的真好,我估计能进入前五。”
“我也是这也觉得,我们这个季度可能就要看胡同导演的《城市安全2》了。”
“不过徐导的《守护解放西》听审片部门的人说也挺好看的。”
“但是《守护解放西》时运不济啊,被扔到周四去播了。”
“也是,这个时间太不好了,起码砍掉一半的流量。”
......
因为1号的时间在周五。
所以胡同的《城市安全2》就在上周六播出了。
而徐文的《守护解放西》则是要等到这周四才首播。
《城市安全2》延续了上一代的质量,甚至更加的优秀。
刚播完没多久,在网络上的好评率就不断上涨。
徐文不拍《舌尖2》众人还在担心,下个季度纪录片组的收视谁来挑大梁。
现在《城市安全2》的热度让众人不约而同的把挑大梁的重担落到了胡同身上。
毕竟收视代表着绩效。
绩效代表着工资。
相比于众人的议论,有一部分人则是冷静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