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给皇帝的投名状

作者:青衫取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甚至这官制法,不像是王文川想出来的,却更像是他这个皇帝自己想出来的……

楚歌不由得微微一笑。

熟悉吗?似曾相识吗?心有灵犀吗?

那就对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你想出来的……

他所谓的“官制法”,其实就是这位皇帝在王文川新政之后,自己搞的“元丰改制”。

这两条内容一点没变,全都是这位皇帝想出来的内容。

而这次改制,自然也十分顺利地推行下去了,毕竟是皇帝铁了心地要做的事情。

而王文川在当时,是不同意这个改制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改制实际上是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官员的升迁、任免,以及三省的职权,有很大一部分都从宰相手中收回,回到了皇帝的手中。

王文川自己就是宰执,是不希望别人掣肘的,怎么可能会同意这种事情?

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套改制确实让官员有了定职定位,减少了朝廷的开支,但这种影响仅限于中央,对于地方而言,效果甚微。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造成了行政效率的降低。

而它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等于是变相地为皇帝乾纲独断、避开以宰相为首的各级官员的监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次限制相权、加强皇权的改制。

所以皇帝才如此疑惑。

王文川自己作为宰执,为什么会自己限制自己的权力?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虽然这份改制的方案太过诱人,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皇帝心心念念的事情,可是,由王文川提出来,却总觉得里边有什么陷阱……

所以皇帝才会感到疑惑。

楚歌微微一笑。

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自然也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说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