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故事线是交替进行的,只是他们的人生轨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一集中的两人,都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虞稼轩五十骑劫营,带着数万人归附齐朝,令“圣天子闻之一日三叹息”,又上万卷平戎策,似乎不久之后就将在皇帝的支持下整顿军务,北上伐金,收复失地。
而王文川则是被拜为宰执,在年轻的皇帝鼎力支持下,喊着“三不足”的口号,开始了锐意变法。
可到了第二集中,剧情却开始急转直下,高开低走。
终其一生,虞稼轩都在做救火队员,在各地奔波剿匪,即便练成了飞虎军也没能亲自统帅任何一天,更没能完成自己北上伐金、收复失地的目标。
最终在睡梦中惊醒,高喊着“杀贼”,抱憾离世。
而随着一场大旱的来临,王文川被罢相,之后虽然又复起,可不论是他还是皇帝,显然都已经没有最初的豪情,最终随着皇帝的死亡,而人亡政息。
变法的全部成果被文君实尽废,王文川也在病榻上喃喃地说着“亦罢至此乎”,万念俱灰。
此时,所有的观众,都明白了“欲说还休”是什么意思。
气人啊!
血压当时就升高了。
虽然托义务教育的福,大部分人都知道虞稼轩与王文川这两个人物,但此时看到两人的生平以如此详尽的方式展现在面前,还是难免心情压抑。
只是在第二集的最后,整个剧集的剧情又有了转机。
一个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王文川的病榻前。
“荆公,变法未成,可是心有不甘?”
王文川面带疑惑,看向面前的这位年轻人。
“你是何人?”
年轻人深施一礼:“晚辈孟原,来自一千年后,特来拜访荆公。”
王文川在病榻上,眼神中似乎迸射出一丝惊喜的光芒,但很快,这种光芒又暗淡了下去。
“一千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