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有何惧哉!

作者:青衫取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这样的结果,对齐孝宗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但他不接受也没有办法。

当时的齐朝,既无可战之兵,也无可战之将,就算勉强打下去,也只会迎来更加惨痛的失败。

而后,齐孝宗重用赵彬甫作为宰执,整饬军事,但赵彬甫毕竟是一介文臣,远远比不上韩甫岳将军,而且当时的军备废弛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所以赵彬甫最终积劳成疾、病重身死,新一次的北伐也最终未能成行。

齐孝宗空有北伐之志,但最终也只能是扼腕叹息。

而在这个历史切片中,楚歌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是让这场大战提前到来,让当年的那些百战老兵仍然还在当打之年。

其次是成建制地保留了韩甫岳将军的军队,让韩甫岳将军复起之后,直接可以以此为骨架进行扩军,而无需再从头练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保住了韩甫岳将军的命。

被害那年,韩甫岳将军才三十九岁,哪怕是十年后,也才四十九岁,仍旧算得上是正值壮年。

而只要有韩甫岳将军在,原本打不赢的仗,就能打赢。

金兵集结重兵围攻齐军,本来是一场大胜、逼迫齐朝议和,可是在遇到韩甫岳将军之后,就变成了一场溃败。

至于收复燕云、金国内部叛乱四起……

这其实都是原本在十年前,就可以达成的结果。

实际上,当时金国已经是内忧外患,所以金人才不得已签订和议,整理内部矛盾,十年后才敢再度南下。

但十年后,完颜海陵也仍旧没能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一直打赢还好,一旦兵败,这些问题就全都暴露了出来。

于是,韩甫岳将军再起,齐朝举国振奋,在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战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

楚歌的视野中,雾气逐渐弥漫。

而后,一行系统提示出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