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平微微摇头:“你们又哪里知道,金人提出的议和条款?
“这条款中有两条,第一是必杀我,始可和!第二是和议成后,秦会之不可以无罪去首相!
“更何况,大胜之际,官家却突然要收回兵权,什么意思?一是官家已经不想再打,二是官家对诸将不信任了!
“你们好好想想,有秦会之在,我等若是回去,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难道你们要将自己的生死,寄托在秦会之这类人的仁慈之上吗?”
诸将面面相觑,全都无话可说了。
是啊,难道要将身家性命,交在侥幸之上吗?
朝中以秦会之为首的那帮大臣到底是什么德行,他们这群做将领的,比谁都清楚。
至于当今的那位官家,能否压住秦会之等人,保诸将无虞?
恐怕是不可能的。
齐朝自开国以来,便是以文抑武,对于统兵在外的将领,往往看得比敌国的威胁还要更大。
毕竟金人来了,只是烧杀掳掠一番,割地赔款、满足了他们的胃口,也就暂时退却了;可武人若是势力膨胀起来,那可是要黄袍加身的!
此时的官家已经有了收夺兵权之意,这意味着他对于前方的诸将已经不再支持、不再信任。
诸多信号叠加起来分析……
此时若是班师回朝,确实,凶多吉少。
当然,仍旧有大部分的将领不信,官家竟然会糊涂到如此地步,真要冤杀韩甫岳将军?这说不通啊!
但正如赵海平说的,确实有可能不死,但那也只是一种侥幸而已。
真的回去之后,那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将希望寄托在秦会之这种人的仁慈之上?又或者是将希望寄托在齐高宗这种人的明智之上?
怎么想,都觉得是在自寻死路。
一名副将声音有些发颤:“难道韩将军此次召集我们前来,是托付后事的?
“退亦死,不退亦死,岂不是无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