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老胡他们来了的!”
得!
会还没开呢,又打起来了!
刘全程心中唉声叹气。
老胡他们,指的是清华系的一些人,之前几次会议之所以没能定下来,就是因为清华系和北大系的人吵得太凶,尤其在他们刚刚说的那个初一课本的某个版面上的文章争夺最激烈,候选的文章有三篇,一个是季红的《长江》,一个是李玉成的《风浪之上》,最后一个就是张烨的《少年中国说》!
这三个作者分别都是清华、人大、北大出身的,跟这仨名校有关的老同志们打的不可开交,复旦系的老同志们后来也进来添乱,声援北大系的人,同意张烨的文章入选,人大系的一看,反过来又改口支援清华系季红的《长江》了,这个乱劲儿啊,就别提了,简直是一锅粥!
双方各持己见,人数都差不多,所以这里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地方,《长江》和《少年中国说》谁拿下来都有可能。
刘全程和稀泥道:“各位老师,等人到齐了咱们再投票吧,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开始,有争议的地方咱们一项一项过。”
七点五十五了。
还有五分钟正式开始,等等吧。
人大的几个老同志频频看表,就等着清华系的几个人来了。人大这几位之所以支持清华系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跟清华关系多好,实在是之前《百家讲坛》和张烨说红楼梦的时候,这厮把人大给得罪过,所以当初一语文某个版面出现张烨的文章时,又看到复旦系的人去声援北大系后,他们想着怎么也不能让张烨啃下来啊,于是才转过头声援清华系的文章入选。
怎么还没来?
都几点了啊?
两分钟过去,一个清华系老同志的人影也没有!
众人都开始面面相觑。
这时候,电话响了。
“喂,老贺,在哪儿呢?”
“我在家呢。”
“这都快开会了啊!”
“突然肚子疼,去不了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