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缘起

作者:江南沐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同样在爱情上,我们可能遇到像刘帅与小文一样的一见钟情,也可能像阿哲与小叶一样互相爱慕却偶尔吵嘴,也可能像王诗明与貔貅一样“门当户对”,也可能像小云对杰楠一样有所爱慕却有所保留,也可能像小红与乐乐一样虽然百般谋划却又意料之外,这些爱情可能都如同量子态一样“不确定”,但当某个人出现的时候,我们看着对面那个人,就如同观察者开始观察量子一样,心中的那团对爱情的不确定,却因为看着对面那个人,而变得确定——不论我们未来的爱情有多么“不确定”,但是我们在几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这些年的爱情,它们都会变得非常“确定”,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看好”眼前的爱情,把它的“不确定”,变成“确定”。

我们的身体时刻在变,我们的意识也时刻在变,我们的灵魂自然也时刻在变,但我们几乎很少会怀疑因为这种“变”,而“我不是我”了。

我们可以有很多很多理由来指导我们的思考:我们可以选择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或者相信“如梦幻泡影”,或者相信“特修斯之船”,或者相信我们活在“缸中之脑”里,或者相信意识与灵魂通过量子力学而产生联系,甚至相信整个互联网和宇宙是有意识的,但不论我们相信哪个,都有一个底线:不要因为极端的欲望,而失去本心。

失去本心的追求极乐,换来的恐怕不是净土,而是一片沙土,片瓦不存的沙土。

所以在本书中,我既没有对科学的极端崇拜,也没有对神学的无限褒扬,既没有对变化的赞颂,也没有对传统的痴迷,存在即合理,这里每一样都有它的道理,而这每一样道理都可以自圆其说,关键就是,我们还能不能用“我”们的本心,认认真真的去判断它们,“借”它们的神通一用,而不是迷失在它们之中,无法自拔。

迷信迷信,迷字当先,而迷的根本,恰在于失去本心。

不得不承认,这部书题材小众,所说故事也不主流,所探讨的话题甚至有些“矫情”:在今天大家都为了房价,二胎,工资,财富自由,一夜暴富,勾心斗角而不断修炼的时候,却有这么一本大逆不道的书来讨论什么“本心”,说什么“见自己”?

有特么什么用?

这本书自然没有那么多用,我也从来没有狂妄到,自己所说的话能对其他人而言,如同机场书店里的成功学一样“有用”。

我写这本书,只为把我过去的想象与思考记录下来,并且与看到这里的你,一起分享。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她说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我觉得她的比喻很妙,我不知道看到这本书的你是谁,我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更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看到这本书的,但无论如何,我都非常欢迎你进入《众神聊斋》这扇大门,我们一起从众神的世界里,见自己。

所以,我要对一直看到这里的你说:

你好,欢迎你来《众神聊斋》,我是浩宁,而你是谁呢?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