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资收购之前和之后,圣徒基本是采取两种不同的战略思路。
收购之前,南安普敦采取的就是低买高卖,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清晰,整个管理层也都是围绕着这个定位来展开工作,球队打出成绩,球员打出身价,该卖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卖。
高价卖了之后,再去用低廉的价格引进其他物美价廉的球员。
这套模式在中资收购之前的那几年,走得非常顺畅。
所有人都会发现,中轴线、核心球员、得分王……但凡能够卖出高价的,南安普敦一个都不留,全都给卖,不仅如此,主教练也是该换就换,从波切蒂诺到罗纳德·科曼,圣徒不仅卖球员,还换帅,所有大坑都踩,基本都没啥影响。
可偏偏在球队被中资收购之后,成绩突然就一落千丈,从原本中上游一下子跌到了保级。
仔细再去看,就会发现,中资接手之后的几年,圣徒基本都在砸钱,没卖什么人。
这就是俱乐部经营战略的问题。
具体是什么原因,没有人知道,但中资收购后,南安普敦这种非常明显的区别,肯定不是偶然,而是俱乐部经营和管理层对球队在联赛里的定位出现了问题。
综合下来就不难发现,其实中资也好,其他外资也罢,但凡是收购欧洲的球队,都不可避免会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定位!
职业联赛就像是一座金字塔,每一支球队都应该在这座金字塔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看是要站在哪一个台阶。
在哪一个台阶就干哪一个台阶该干的事情,这就叫专业!
找准定位之后,就要打造运转顺畅的管理体系。
球队只是走在前面的,真正让整支球队发挥出竞争力的,永远不仅是冲在最前面的球员,而是背后的整个庞大的管理体系。
只有把这一套体系运转流畅了,那球队在前面也就能够攻城拔寨。
就好像中资收购之前的南安普敦,怎么玩怎么有。
卖核心球员,换功勋主帅,这些原本一个个的大坑,现在非但没有影响到球队的成绩,反而蒸蒸日上,一步一个台阶地往前走。
为什么?
因为整个俱乐部的管理体系运转很顺畅。
卖了球员?没事,球探能够找到合适的物美价廉的球员来顶替。
换了主教练?问题不大,技术总监马上就能给你联系到一个合适的主教练来顶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