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董仲颍…
他袁隗一样能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于更久。
这是他们袁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关键”人物!
倒是身旁的袁绍,他轻轻的叹了口气,隔着窗子举目望向湛蓝的晴空。
方才在马车里,听过叔父简单的介绍这董卓,袁绍难免提出疑问。
为何?要选他呢?
一个边陲的小吏?既非世家,又非将门,整个大汉,这类身份者多如牛毛,他又能帮到袁家什么?
在袁绍满是质疑的眼眸中。
袁隗细细的讲述出,这几年董卓在西凉做的有多么的‘卓绝’,多么的‘出类拔萃’!
董卓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骑术、弓术,还自己领悟出了骑射中的左右开弓。
当胡羌劫掠时,他靠着这门绝技屡次大破贼寇,保护了百姓。
就连羌人首领听闻也很敬重他,上门来结交他。
而他为人仗义疏财,没钱款待这些胡羌头领,就杀了自家的耕牛以此款待。
羌人首领非常感动,回去后凑了上千头牲口送给董卓,双方约定,只要董卓在,羌人就给他一分面子,不再进犯。
这事儿传扬出去,整个西凉的年轻人都奉董卓为老大。
地方官府也选拔他做官,不是因为他是董君雅的儿子,而是因为只有他负责治安,边境才能稳定。
后匈奴来犯,也是董卓带着一干西凉的小弟联合羌族,一起大破匈奴,斩首上千…
名声大噪。
而段颎将董卓收入麾下,不过是想贪墨了这份破匈奴的功劳,将他的力量渐渐的收为己用。
听闻此事的袁隗,当即决定启用“董卓”这枚棋子。
这才有了,他被调动回京城…有了这酒肆中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