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时候,不应该全神贯注的听着杨教授的问话,然后一五一十如履薄冰的应对么。
在王小英看来,能够得到杨教授这种301解放军医院资深专家的指导,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知道有多少年轻医生求都求不到这种机会。
难不成你以为自己是有数十年功力的老专家?
杨教授毕竟是客人,忍着火气,进入了会诊室,然后开始将自己的手术设计,仔仔细细再讲一遍:
“整台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常温下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由于患者的两侧肺动脉发育情况,所以我建议选择改良waterson术,即用人工血管分别在锁骨下动脉与肺动脉之间、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行端侧吻合...”
虽然,杨教授对于秦廊的态度和水平有些质疑,但是不妨碍他的专业解析,毕竟对于手术他还是非常严谨和负责任的。
“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及肺血管发育情况,我建议选择人工分流管道直径控制在<4mm管道。术中氧合差时及时建立体外循环,同时要做好,术中观察肺动脉及其分支发育情况...”
而在杨教授在认真分析的时候,秦廊也是拿起了边上的一张纸,开始推演和构架起了,他的双心室矫治术的术式图解。
全神贯注之下,倒不是秦廊故意不给杨教授面子,而是完全沉浸在了术式设计之中,一笔一笔的画着图解,时不时还满意的微微笑了笑。
杨教授由于隔着长条形的会议桌,所以没看到秦廊画的内容,还以为他在认真做笔记,总算稍稍安慰了点,倒也不是不可救药。
但是对手术的结果,依旧不是很相信。
杨教授认真的讲解,尤其是他认为年轻医师可能忽略的细节。
黄主任,钱副主任也是认真听着,和自己的经验互相印证,不住地点头,不得不说,杨教授的确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是下了大功夫的。
王小英,更是崇拜的听着,一样拿着本子记录着,看了看对面,同样陷入苦思,不断记着笔记,偶有明悟状态的秦廊,心里面得意不已,这下子知道杨教授的厉害了吧!
杨教授对于几人的认真听讲态度,也是很满意:
“由于患者的分流管道直径<4mm,高血细胞压积、采用体外循环手术和术后应用血小板,术后非常容易导致管道栓塞,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另外,以我个人的临床体会,术后尤其要注意血氧饱和度变化,一旦发现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听诊右侧或左侧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消失,首先考虑人工血管闭塞或扭曲,需立即手术更换人工血管。对于分流术后抗凝,我的经验是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治疗,既减少术后出血的并发症,又能有效预防早期血栓形成。”
“不错,杨教授说的太好了。”
黄主任忍不住,赞赏了一番,然后看向了秦廊:“秦廊,记住了没有。”
而秦廊,也正好完成了最后一笔,满意的将自己的术式图解放平,抬起头,恍恍惚惚的随口应了一声:“嗯。”
杨教授也做完了他的分享,便是看向了秦廊,严肃的再嘱咐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