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王赵灵睿直接反驳,并且罕见地称呼赵灵承为十四弟,似乎是想要拿出长幼次序来压制对方,“……天下万民,皆臣服于我大乾,这‘金陵诗会’,本意也是要包罗万象、招揽天下英才为大乾金陵所效力。”
“……就算今日夺魁的是一北疆胡人,只要真有才华,也是拿得这‘金陵诗圣’的称号的,更何况是我们为大乾效力多年、镇守北地有功的镇北王之子呢?!”
誉王赵灵睿尖锐反驳,眼睛微眯,不由仿若揣测一般、别有深意地说道——
“十四弟,你投身戎马多年,看样子,对于其余之事,还真是一窍不通啊。”
晋王赵灵承被对方堵得哑口无言……
若论能言善辩,赵灵承本就不是赵灵睿的对手,此刻易钧涵失利,赵灵承就更是难以得逞口舌之利。
不过,赵灵承也向来不喜欢口舌来解决问题……
他转身,直面赵灵睿,握住腰间剑柄,冷冷凝视着誉王赵灵睿的双眼。
空气寂静无比。
气氛都在此刻一度变得焦灼而诡异。
突然之间,稷下学宫的大长老来到了两位七珠亲王之间,他本就是一德高望重的老者,在文人士子之间,更是有着极高的威信力。
他一挥手,示意二位亲王平和相谈。
再招来了其他的文学大家一同上前,开始相谈。
最后经过一系列协商。
大家决定为严无鹭、易钧涵、雁南归三人同时颁发奖赐。
这倒也是“金陵诗会”的规矩。
自古以来,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除去那些才华特别高、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的人物以外,其余的文人之间,都是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好。
大家各执一词、各有喜好。
所以,“金陵诗会”一般也都是会选出才华最为出众、最多人欣赏的三篇诗赋,共同嘉奖其行赋者。
是为……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