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没有引起朝廷大臣的激烈反对,可以慢慢试试漕工了。
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望着刘明遇道:“朕打算让辽宁新军接手辽西,把宁锦防线接过去!”
刘明遇目瞪口呆的望着崇祯道:“为何?”
“朕已经受够了那些辽西军阀了!每年糜耗七百万两军饷,几乎把国库给掏空了,却既不能攻,也不能守!”
崇祯皇帝火冒三丈,咬牙道:“崇祯二年,建奴大举来袭,关宁军声称曾与建奴血战数日,歼敌万余,斩首六百余级,满朝文武皆言战功赫赫,然而朕让锦衣卫查了一下,却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怎么跟建奴打!”
崇祯说到这里,气得胡子乱颤,一下把茶杯重重的砸在茶几上,义愤填膺的道:“建奴一来,那些花费数万,甚至十几二十万两白银修建起来的城池堡垒便尽皆放弃,不是主动向建奴投降便是落荒而逃,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崇祯说得这些问题,刘明遇全部知道,但是知道规知道,却没有办法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可是要结血仇的。
更何况,刘明遇也没有想到像张居正一样对大明进行改革,大明的里里外外太烂了,把张居正、王安石以及商鞅这三位头铁的改革家聚集在一起,也不见得可以玩过大明的文臣。
商鞅还可以得到秦王的鼎力支持,还有二十万秦军虎狼之师当作后盾,关键是,商鞅代表的就是大秦虎狼之师的利益。
可是,明朝的军人,特别是那些勋贵和将领,本身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崇祯皇帝开始了吐糟模式:“十几万关宁军全都缩在城里,不敢露面,也就祖宽在十字坡跟建奴打了一场,打垮了建奴一个甲喇而已!全都当朕是傻瓜!临敌时十不当一,争功却以一当十,恨不得把还没车轮高的孙儿都拉过来分润一份功劳,要求封赏的名单能列出三丈长!他们这是想干什么?真的当朕瞎了吗!?”
曹化淳的目光变得幽深,他真想说:“皇爷,那些大臣……”
曹化淳很想说,那些文臣把你当傻子耍,可问题当时你也不听劝啊,谁劝就会扣上阉党的大帽子,曹化淳人家是太监,更需要避嫌。
“每年几百万两辽饷,就养了这么一群既不能攻也不能守的废物,要他们何用!刘家军战斗力强,而且花费的粮饷也少得多!”
崇祯兴奋的笑道:“朕决定了,用辽东新军顶替关宁军去镇守宁锦防线,如果他们兵力太少守不过来,干脆就放弃宁远、锦州,只守山海关,只要能拖住建奴几年,朕的辽东新军就能积蓄足够的实力挥师北上!”
如果崇祯真敢这么做,不出意料,他就会成为大明朝里第三位落水意外暴毙的皇帝,不用上煤山上吊了。
另外,刘明遇可以肯定,崇祯一旦提出退守山海关,满朝文武都会跳起来咬人!
退守山海关确实可以大大节约粮饷,将七百万两辽饷减到一百万两都不成问题,问题是这满朝文武都指着辽饷活的,这样做等于是断他们的财路!
大明那些大臣们别的本事没有,作死本事却无人能及,鬼才知道一旦发现自家财路要断了,这帮作死者会作出何等脑残的蠢事来!
刘明遇在辽东崛起,看似风光无限,事实上,根底尚浅,发展工业,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科技技术的问题,同时,还是工人的问题。在刘明遇的扶持之下,辽东的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几乎是工厂遍地开花,纺织厂、水泥厂、炼钢厂,煤矿、造船厂等等。必在未来几年,辽东地区的生产力将呈井喷模式发展。
伴随着这些工厂发展的是那些工人,根据辽宁十八州州两百多县的统计,拥有用工人数超过一百的工厂总计四千三百五十五家,职业工匠人数多达四百五十七万余人。这段时间的蓬勃发展,直接让辽宁的工人突破了五百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