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泽作为曾经的士绅,他何尝不知道刘明遇所写的都是实情。宋朝提倡理学的背景,就是因为五代十国那个武夫当国,乱战不止,血流漂杵,人命贱如草芥的乱世。
当时的朝廷需要一套理论,来凝聚人心。
然而,渐渐失控了,理学作为一个政治派系,事实上已经腐朽了。明朝的士绅阶级,作为贵族,其实已经失去了贵族的担当和责任。
在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巅峰时期,那个时候的贵族,至少还有贵族精神,比如说,中山靖王之后刘琨,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极端。在天下一统,西晋奢靡成风的时候,他是金谷二十四友,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永嘉之祸开始,他像祖逖一样,带着一百多名家仆北上,独守晋阳十四年,抗击匈奴。谢安、谢玄,他们作为世族,一样享受着奢靡的生活,但是,该他们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们却挺身而出。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承认,西方奉行的“骑士精神”,确实有存在的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到1914年末,英国有6名上院贵族、16名从男爵,95名上院贵族的儿子、82名从男爵的儿子阵亡。
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20名上院贵族、49名上院贵族继承人和更多的贵族子弟战死。英国的伊顿公学以贵族子弟为核心,在5679名参战的伊顿公学学生中,伤亡率高达45%,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社会群体的参战率和伤亡率,很多贵族的首位继承人战死,在那些拥有3000英亩以上土地的558户大贵族家庭中,有十分之一的家族继承人战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容克贵族基本消失,在8800名参战的容克贵族家庭出身的军人中,6400人在战场上阵亡,500人在战后自杀,还有500人死于劳改营。
明朝的贵族,明朝的士绅虽然不全部是混蛋,但是相较而言,比起欧洲的贵族,还差了那么一点点奉献精神。
这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过惜身,俗说秀才造反,十年难成,就是这个原因。
提起西方的贵族,西方人是尊敬的,但是提起明朝的贵族,也就是士绅阶级,老百姓要骂娘的。
因为他们缺乏担当和责任。
言归正传,刘明遇岂会不知道这篇文章公开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很显然,只要这份报纸公开,刘明遇就会成为天下士绅之敌。可是知道归知道,刘明遇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吗?
整个明朝的士绅地主阶级,那全部都是要推翻的,刘明遇其实一直在培养地主,辽东的农民,在中原可以算是地主。
但是,辽东包括刘明遇在内,没有特大型地主。田地上限是一千亩,超过一千亩,就开始实施重税制度,那样就得不尝失。
所以,即使某个人有十几个儿子,每个儿子可以获得一百亩地,那么,他们也会分家,独立成户。要不然,税收就真正要命了。
一千九百亩地的收入,没有九百九十九亩的收入高,因为超过部分是翻倍税制,这样以来,再兼并土地就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刘明遇望着陈明泽的担忧,不以为然的笑道:“如今的大明,其实是一潭死水,你难道对于这种情况就满意吗?”
陈明泽没有回答,其实他也不满意,只是以他的身份和立场却是不好开口,而别人又不敢开口。
“所以啊,要让这滩水流动起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往水里砸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