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东江镇准备趁机攻打海州,然而,在刘明遇的强烈要求下,陈继盛只好率领东江镇军前往沈阳,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东江镇为什么要听刘明遇的话?
答案其实是很简单的,东江镇从朝廷那里拿不到给养,刘明遇不仅仅接受东江镇治下的百姓,将东江镇无法养活的百姓,分配到大宁各州县分散安置,这些辽东百姓拥有崭新的房屋,田地,还有稳定的生活方式,免除了东江镇的后顾之忧,同时,刘明遇在两年内,陆续向东江镇提供了足足十数万石粮食。
也可以说是,刘明遇才是东江镇的金主爸爸。无论是陈继盛,还是其他东江镇将领,根本就不敢得罪刘明遇,因为一旦得罪了刘明遇,刘明遇一旦断了东江镇的供给,东江镇将领的家眷生活没有着落不说,关键是东江镇将士也会饿肚子,甚至有可能饿死很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配合刘家军作战,充当刘明遇的代理人。等到东江军在沈阳城下部署完毕,与东江军联合作战的女真人则兴奋了起来,攻城的任务他们帮不上忙,却可以趁着沈阳城空虚,横扫沈阳周围的城堡。
而东江军则用火炮朝着沈阳城发射炮弹,灼热的铅球从炮膛中轰然而出,挟着惊人的动能狠狠的打在城墙上,箭垛一旦被击中马上就碎了,包着青石的城墙同样不是那么牢固,在铁球的猛烈轰击下火星四溅,石屑乱飞,有多处城墙被生生打裂,暴露出了里面的土胚。
守卫沈阳城的建奴将士在猛烈的炮火下发出痛苦的呻吟,东江镇这帮叫花子,什么时候弄到这么多大炮的!
此时东江镇总兵陈继盛骑着一匹战马,冷冷的盯着沈阳城。孔有德、耿仲明耀武扬威的望着沈阳里肆无忌惮的叫道:“想不到吧,你们孔爷爷又回来了……”
东江镇的火炮是刘明遇送的,颗粒式火药也是刘明遇送的,耿仲明身上的铠甲,孔有德手中的长枪,都是刘明遇送来的。
宽河枪炮局出产的武器装备,质量之精良,威力之强大,远超他见过的同类产品;在原本的历史上,东江镇的火炮部队是在孙元化麾下的西洋军官团的教导下,慢慢成型的,在这个时空,他们则是学习的刘家军军团,就连编制也是和刘家军一样。
不过,东江镇的编制比刘家军要小,虽然是连、排、班三级战术编制,但是连以上的团级,开始集体缩水了。东江镇骑兵团只下辖三个连,全团共计九百五十骑。炮兵也是三个连,只有十八门火炮,其实十二门是佛郎机火炮,四门一千斤级红夷大炮,两门两千五百斤级红夷大炮。
陈继盛道:“多亏了冠军侯帮助我们东江军,要不是他送我们这批物资和武器,不然我们能否安然过冬都很成问题啊,至于攻打沈阳城,更是痴心妄想了!”
“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见这位在宽河在二道梁硬碰硬打垮了建奴的猛将!”
虽然东江军不足以攻克沈阳城,但是沈阳城内的建奴文武百官却非常恐慌,连忙向皇太极派出了求援信旗。
陈继盛非常懂得见好就收,这次出兵,他们攻破了建奴十几座小城池,缴获了上万石粮食,几万只羊,还解救了三千余名被建奴俘虏的大明百姓。
至于海西女真人收获更多了,他们可是荤素不忌,要知道建奴向来喜欢厚葬,他们可是连建奴的祖坟都挖,东江镇的士兵还有些良知,毕竟挖人祖坟是缺德冒烟的损事,东江镇将士不屑去做,可是女真人却无所谓。
……
大凌河河畔,长山建奴大营内。
气氛有些压抑,原本计划好的大凌河之战,围点打援,建奴打得非常顺利,哪怕先后三战关宁军,取得歼灭敌人将近两万人马的大胜,后来在台沟伏击张春所部,又取得歼敌两万余人马的大胜,更是在大凌河河畔长山下,将张春所部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张春所部六万余军队,此时只剩两万人马,则建奴当时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也不是张春所部甘挨打不还手,参与硬攻张春大营的不是索伦死兵,就是锡伯飞骑,再或者蒙古仆从军,或者汉军。
真正的建奴士兵损失是很少的,哪怕损失最惨重的两蓝旗,加在一起不过损失相当于六七个牛录,正红旗也损失不到五百人,八旗加在一起,不过四五千人。这点损失,他还承受得起。
可关键是,随着刘家军和天雄军加入战斗,前来搅局,先是两白旗,再是镶红旗。两黄旗,还有两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