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各有牵连,共同构成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知识体系。
庸才观之,能够按部就班,学会阵道的基本原理和九大阵图的基本运用,成为中规中矩的阵师,在豪门里面混个门客,供奉之类的职位绝对不成问题。
天才观之,更是足以打开阵道领域的大门,由此登堂入室,成就一代阵道名师。
机关器图谱,则是一张名为“百巧奇兵”的机关器图谱。
这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武器型机关器,类似于李尘前世地球所见的“千机伞”一类奇门兵器。
其成品涉及到机关巧变,空间力学和灵元塑能诸法,可变化矛,伞,剑,盾,锤,钺,双刺,火龙机种种形态,基本上,作为一名傀儡师,十八般武艺,都可以通过这么一件兵器施展出来。
当然,对于一名筑基师匠而言,更大的意义,却是可以通过解析此类图谱,学会“机关变形”这么一种高阶运用。
这是东胜洲内,曾经兴起的一个学派“百巧门”的杰作。
至今这个百巧门仍然活跃于造化宗内部,其崇信者热衷于各种复杂机括和纯粹的机械传动结构,极尽奇技淫巧之能事。
李尘越看越是欢喜,这种东西,在注重“八面琉璃火”这般杀招威力的凤家之人眼中,可能价值并不是太大,但在自己手中,反而更具意义。
因为它极有可能运用于自己的“雷龙炮”或者“魔方迷宫”之内,造就各种奇妙机关出来。
更有可能结合阵法,旁通奇门遁甲之术。
还是那句话,庸人观之,不得其门而入,天才观之,却可以打开一扇通往大道之途的捷径。
这种东西的上限与下限,都是取决于自身的,它们的作用,更像是一把打开大门的钥匙。
这也正是偃者道途的奇妙之处,很多时候,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人手中,创造的价值也各不相同。
李尘并非自负之人,但自觉在阵道一途小有天才,应当还是能够有不错收获的。
至于后面的那种“百巧奇兵”图谱,就只能当做是意外之喜了。
但他这时候突发奇想:“魔方之类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电脑程序推演运算,得出种种解法,是否能够通过智能程序,把这些机关巧变掌握?”
如若能行,自己就算并无这些方面的天赋,也将变得如同天才了。
这或许也是一个触类旁通的思路。
“光是这两样东西,就够我花费几十年功夫去钻研学习了,尤其阵道的《玄门九阵书》,必须切实掌握,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