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抚台摆喜宴 制军修城墙

作者:汪衍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青麟做起这事是非常认真的,几近一丝不苟。

青麟忙完这些,师爷们也正好把收受的银数和礼品清理出來,很恭敬地呈给青麟。

青麟浏览送礼名单时,负责礼品的那位师爷,留着两撇短胡子,两手托着个金佛像,迈着方步來到案前,对青麟很小心地说道:“禀抚台大人,送这佛像的人叫李堂崖,是个候补知府。小的吃不准他这金佛,到底能值多少银子,所以沒有登记。”

师爷话此,把佛像很小心地放在青麟的眼前,后退一步说:“这个,恐怕得劳动大人亲自估一估了。”

青麟用手拿起佛像细细看了看,又眯起眼睛用手上下掂了掂,沉思了一下,便把佛像放下,对师爷说道:“你到账房把老孙叫來,他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师爷哈一下腰,迈着方步走出大厅。

青麟口里的老孙是青麟的三管家,同时兼替青麟鉴定古董的差事,很受青麟器重,衙门里的师爷也都拼命巴结他。

但这老孙是个很贪婪的人。青麟最初署理湖北巡抚时,有候补官员想给自己头上捞个红点子,知道青抚台不仅喜欢银票,也钟爱古董,便花银子托人从古董行、古玩店,买上一两件器物,送进府里。起始,送东西的人不知道青府的规矩,以为东西送进去便万事大吉了。实际情形却不是那样。但凡送进府里的古董,都要经过老孙看上两眼,估出个价格后,才能存入库房。而青麟,则根据老孙报出的价码,來决定送东西人的缺分大小、长短。

据传,青麟在这方面是很讲义气的。不像有些大员,东西、银子照收不误,但缺分仍很难拿到手。银子无论多少,东西亦无论大小,只要送了,青麟就一定能给你个缺分,只是任期长、短有别罢了。

据说那年有个在湖北候补了多年的道台,因一直捞不到差事,已是穷得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连老婆和他自己的几件像样的衣服都送进了当铺换饭吃。

就是这个穷道台,一日赌钱赢了几个,想到自己十几年來,就是因为送不起礼,头上连半个红点子也未捞过。名义上自己是个四品道,实际混得都不如一些未入流滋润。

穷道台想到这里,便咬着牙床子,走到街上,连发了三回狠,买了五斤干果子送进了巡抚衙门。他因为经常來衙门给抚台请安,已与门政大爷混得滚熟。听说他是想孝敬抚台大人东西,倒把门政吓了一大跳,一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二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后來见他果然从背后变戏法似地拎出了一大包东西,这才知道是真的,不由笑着戏谑了两句:“官场真是风云变幻,常人难测,,都说您观察大人十几年來廉洁得两袖无风,只有汗水,哪知道转眼就发了!”

穷道台被他说得一时涨红了面皮,一边干笑一边连连道:“你老弟打趣我也够了,替我把东西送进去吧。”

门政用手拎了拎,问:“观察大人,您老送抚台大人的莫非是人参?”

穷道台道:“我能送起人参,也就穷不到这种地步了。是几斤干果子。”

一听是干果子,门政登时翻转了脸皮,不仅不替他送,还让他快走,又恶语相向:“您拿这样的东西,只能送给阿猫、阿狗,却拎到巡抚衙门,这不是自讨沒趣吗?”

穷道台人穷难免志短,任由门政乱骂,他只是陪笑脸。又是点头哈腰,又是施礼作揖,央求把东西无论如何送进去。门政却只是不肯。

两个人正闹得不可开交,偏巧一名文案师爷从上房走出來,问明缘由后,对门政说道:“他老哥大小也是个官,已经说了这么多好话。他现在送不起人参,只能送几斤果子,但大小也算个心意。你把东西替他送进去吧。”

门政却说道:“你大老爷最会说风凉话!我把这样的东西送进去,丢了差事,你大老爷能赔我?”

也是师爷一时心软,听了门政的话,二话不说,拎起东西口里道一句:“观察稍候,我替您拎进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