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 吕贤基丧命 周天爵归西

作者:汪衍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曾国藩叹口气说道:“现在的湘勇,最缺像老弟这样的小胥吏呀。”

曾国藩话毕,用手指了指头发,说:“我发审局要多几个像老弟这样的小胥吏,老哥的头发不会白这么快呀!,,老哥到衡州后,要上奏朝廷:一是水师的粮饷,需要湖南藩库每月拨济若干;二是凡从两广方面,拨解给湖北、江南大营的枪炮火药,要截留一些。老弟主持局务,要每月把省库拨济的粮饷,派得力员弁送到衡州,,若有拖欠,老弟就派人去坐催;加派得力员弁,看住码头,但见有粤、桂方面的船只,有枪留枪,有炮留炮。出了事,由老哥出面向朝廷解释。只有这样,我湘勇水师才能尽早练成。”

厉云官点了一下头道:“大人的话,下官都记住了。省城一有事情,下官及时派人通禀大人。大人,您老一会儿还要出城,趁现在无事,您老到卧房去歇息一下吧。”

曾国藩起身道:“也好。有什么事,你及时叫醒我。”

曾国藩去了卧房,厉云官回了自己的办事房。

曾国藩到卧房很快便进入了梦乡,而这时的安徽省城安庆,战争却正是激烈之际。

安徽局势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与咸丰用人不当有直接关系。

早在咸丰二年,太平军还正在湖南、湖北,与各路清军拉锯的期间,皖籍工部侍郎吕贤基,便给朝廷上疏曰:“今日事势,譬之于病,元气血脉,枯竭已甚,而外邪又炽,若再讳疾忌医,愈难为救。”

此疏一上,顿时在朝中引起轰动,文武百官无不钦服。原本默默无闻的吕贤基,马上成了名流一族。

为防太平军扑犯安徽,吕名流又给咸丰上了一折,以皖省兵力过单,不足御敌为由,奏请回籍与帮办安徽团练周天爵,会同安徽巡抚蒋文庆办理事务。

折子递进宫去,咸丰御览之下,登时喜的心花怒放,连夸吕贤基“难得”。吕贤基本一文士,笔下虽有些功夫,但于兵事却不是很懂,凭的全是一颗赤胆忠心。咸丰夸奖他难得,指的也是这一点。

吕贤基临行,又奏调皖籍兵科给事中袁甲三、皖籍翰林院编修李鸿章二人,随同办理团练事宜。咸丰一一恩准。

吕贤基是安徽旌德人,字羲音,号鹤田。道光进士,授编修,后迁监察御史、给事中、鸿胪寺卿。咸丰元年,擢工部左侍郎。

吕贤基回籍后,仗着自己受过皇帝的夸奖,根本不把团练大臣周天爵、安徽巡抚蒋文庆放在眼里。周天爵虽是出了名的常败将军,但因做过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也不买吕贤基的帐。蒋文庆是一省巡抚,自然不肯向一个办理团练的人低头。

到安庆不多几日,吕贤基便成了孤家寡人。

这吕贤基见省城不能容他,他便带着袁甲三、李鸿章二人,到舒城、桐城一带去募勇劝捐,很快便建成了一个近二千人的团练队伍。

团练建成,本该好好操练。哪知他是个书生,以为有了人枪,拉出去就能打仗。

袁甲三劝他,他不听,气得袁甲三转身投靠了周天爵;李鸿章也主张抓紧训练,竟然遭到他好一顿训斥。李鸿章无法,只好告假回合肥去伺候堂上父母。

吕贤基不以为忧,整日仍然与一班文友吟诗空谈,好不快乐。

太平军由江西扑向安徽,第一个目标便是舒城。

见太平军杀将过來,吕贤基连道三个“來得好!”,很快点起本部人马,开城迎将过去。未及交战,麾下人马已逃走大半。吕贤基见势不妙,慌忙后撤。哪知太平军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时间。先是一阵猛烈的炮火,炮火停止,还沒正式发起攻击,吕贤基身边的人已逃了个精光。见此情景,太平军将士大吓一跳,以为吕名流的团练,都练成了土遁功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