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篇 第三十章 百姓送别

作者:冰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却又听方九城说道:“这是河道图,河水泛滥,均有记载,这个是天象记录,囚刑纪录,初犯和累犯分开记载,各不相同。”

太子随手打开,只见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载得清清楚楚。这些东西在他手上沉甸甸的,似有千斤重。

方九城并不贪功劳:“这里的记载不止微臣在任的十二年,微臣先头的几任也一直在纪录着……”他前几任也都是勤勤恳恳地为民,没少向朝廷上折子要钱要人,只是人微言轻,满心期盼的折子递了上去,最后如泥牛入海再没了回音,有的只是无尽的等待和失望,那些为民请命的折子早不知道在户部的哪个犄角旮旯里吃灰呢。

方九城就是知道上了折子也没什么用,户部手头没钱,不会顾下面的边边角角,他知道要不来钱,才不得不撒开手,甩开膀子自己干。

方九城又打开了一张自己手绘的工程图:“营城地势太洼,每年雨季但凡雨水多下点,营城就要遭灾,微臣是想在这个地方引水过去,一是为了泄洪二是为了长久的治理此地……”

太子看着他已经鬓白的头发,认真听着他的想法:“如果是大规模动工,还是要上报朝廷,你写好方案,孤递折子上去给父皇。”他一日还是太子,一日还坐在这个位置上,自然还是要兢兢业业地把事情安排好,方九城热泪盈眶,俯下身子给太子恭恭敬敬地行礼。

太子又低头看着他:“孤如今,恐怕自身难保,你擅自抢粮的事情,孤恐怕未必能给你说得上话。”他再欣赏方九城,可他也只是太子,不能替宁帝做决定。眼下他虽然没把方九城下狱,可最后方九城能不能保住一命,尚不好说。一切还要听父皇的。

他们在营城重新改造了房子,又去山上开山凿土,夯实了地基。把部分的路面垫高了。

然后又重新选的高处盖得房子,热火朝天的大干了数日,营城才总算是有了些模样。

沈芳一直跟谢瑾瑜他们在一起,到了营城深居浅出,无比的安静,也不说满哪乱走,谢瑾瑜和魏婴似乎对营城也不是很感兴趣,几个人居然消停的待了好多天。

直到圣旨下来,方九城纵兵抢粮,即日下狱,回京待审。

宁帝的圣旨,太子自然不能违抗,方九城被下了大牢。

好在营城也恢复了大半,民心稳定得差不多了。

曹国舅来信,让太子带着方九城即日出发,怀城汇合。

这一日烈日当空,方九城作为待审的朝廷钦犯坐在了牢车里,他初来营城之时,尚是中榜后的意气风发,来到此地,被此地的贫瘠所震撼,一心想要脱贫,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知不觉在这干了十二年,把自己的大好年华都献给了此地。

一行人出发回京,太子的马车在前面,谢瑾瑜的马车跟在后面,最后面的是关着方九城的牢车。

以往有牢车游行,百姓定然是要围观看热闹的,烂菜叶子啊,臭鸡蛋啊,砸出去心里痛快。

沈芳坐在谢瑾瑜的车里,强忍着没掀开车帘,她无法想象当他爹被百姓唾弃,扔菜叶子的情形,他该多难受。

她对她爹其实是有怨气的,她爹心里,百姓永远是比她重要,她总是被舍弃的那一个,被舍弃的滋味,并不好受,不知道她爹被百姓唾弃,被百姓舍弃的时候,滋味又如何。

外面果然看热闹的百姓围了上来,太子的亲兵在道路两旁维持着秩序,生怕百姓上前冲撞了太子。

营城的民风彪悍,他们之前都有耳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