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反应已经停止,反应皿的底部板结着一层灰色的颗粒状物品,这就是湿的雷汞。
在经过自然晾干后,整个实验组的成员,都两眼巴巴的开始进行雷汞击打点火试验。
一个小铜帽内,被装了少量的雷汞,随着一铁锤砸下去,肉眼可见的出现火光,还点燃了一小撮黑火药。
成了!成了!
欢呼声立马此起彼伏,杨子文和室友们也是狂喜着相拥在一起,他们终于是帮着做出点东西来了!
……
两天后,四个实验组的实验都宣告成功。
他们成功制取出合格的雷汞,对于雷汞工艺的掌握,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个火帽不过用几克雷汞,他们用实验室制取法,就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这也宣告东秦的化工业,已经赶上十九世纪中叶的水平。
可惜,这也宣告着颜政再也不能进行技术装逼,他肚子里那点货,已经被榨干了。
想在东秦建立三酸两碱的量产,也有些不太实际,烧碱和盐酸想要大规模制取的话,必须建立电气工业,不能电解食盐水制取烧碱和盐酸的话,否则的话成本过高,产量太低。
至于硝化棉,这玩意土法册子上没有介绍,连原子弹都有介绍,偏偏硝化棉没有介绍。
原因就是火棉的制作工艺,不是在简易环境下能做出来,酯化反应就需要控制硝化剂的成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棉花的含氮量、粘度,制备好的火棉,储存条件也很高。
在没有强大化工业规模和底子的情况下,制备火棉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嘭的一声,将辛苦积攒的化工人才一厂带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