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钦定制宪的难度

作者:龙越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就在颜政苦逼的咬文嚼字时,第一模具厂的厂长莫启找了过来。

总算是有个让人开心些的消息,他一个鲤鱼打挺就站了起来,忙道:“拿过来看看!”

莫启恭敬的打了个手势,身后几人就抬着几块模板走了进来。

颜政看了一眼,这个模板怎么说呢?凹面凋琢,数字弄得很好,五角星也不差,偏偏汉字刻的太丑了,完全没有书法之神韵。

再看了看材质,发现表面格外的硬,他问道:“是不是经过了渗碳处理?”

“没错!您要让它硬度足够,必须这么处理!”莫启说。

颜政点了点头,不好多说什么。

铜钱配料比早就试出来了,最后他选择在大明中等品质的铜钱上,增加5个点的铜,减少一些铅,变成铜5,铅3.5,锡1.5。

造币机也已经弄出来了,铁架大水车都已经造好了,只等模板。

“行,先试着做一批铜钱吧!”

颜政好不容易找了个事去散心,立马就同莫启,一起来到了大水车面前。

机械厂厂长姬器和钢铁厂厂长铁木针,也被叫了过来。

望着这台制币机,颜政笑道:“说说看,你们按照图纸造出来的东西。”

姬器介绍道:“神子,这台制币机,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碾片机,一部分是压饼机,一部分是压印机。”

“您看,碾片机可以把铜条弄成标准厚度,再通过压饼机,将金属片弄成钱币模样,再通过这边压印出图桉即可!”

颜政点了点头,这个铸币机原理真的不难,材料到了功夫就能轻易造出来。

事实上三年前,意大利已经出现了制币机,运用的还是他娘的螺旋式压床。

只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但只能压出金币和银币,铜币硬度太高,他们除非用高碳钢,否则根本就压不出图桉。

直至大清中期,这种制币机的改进型,都还是欧洲铸币的主流。

颜政又望向铁木针说:“你呢,按配料弄出了铜板没?”

铁木针笑道:“这比炼钢容易一百倍,别说造几块铜板,就是把现有的铜料全给融了,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