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样的事情,也在北带河-颜安河公路建设的工地上上演。
还有就是各个工厂,也纷纷发起了为国献礼的大生产的运动。
就连农夫们,都被号召起来,多种一捧种子,为建国献礼!
颜政还很贴心的告诉工厂,可以采取三班倒的管理模式。
为了获得更好的照明度,他加大木炭干馏的产能,得到的松节油开始被用来照明。
等有了煤油后,上夜班将成为一种常态。
这些人不会明白,建国同样只是一个起点,他们也看不到一个事实,就是每个国家的建立,都是在尸山血海之上。
每个国家的发展,也一定伴随着无数的血与泪,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原住民最快乐的日子,应该就是打猎采集时期的日子。
那个时候他们饥一顿、饱一顿,却能每天欢快的唱歌,打到头猎物就一起围着篝火跳舞。
可是农耕之后,他们每天少有空闲的日子,仅有的一些空闲,也在越来越多的牲口上,被消耗殆尽。
而进了工厂,更是直接被固定在其中,每天只能从事生产,现在连晚上的快乐时光,也要打折扣。
平等是要代价的,进步同样也要!
…………
唯一对这些事无感的,就是教书匠。
孙茂典、林鸿德、萧二林,三人也收到了告示,他们的反应是激动到跪地高呼。
他们三人已经都是校长,在他们看来,校长应该就相当于教谕。
他们作为“脑力劳动者”,作为知识分子,天然就同体力劳动者有区别。
三人主观的认为,此番建国之后,他们作为最早投奔的读书人,身价自然会水涨船高。
他们也不关心那几条宪法,在他们看来,所谓朝议院、枢密院和行律院,不过是换个名字的朝廷。
“若是建国,咱们作为圣人子弟,应当劝大王行科举!”坐在办公室里,孙茂典拿起一封写好的‘奏章’大声道。
一旁的萧二林和林鸿德见状,也纷纷附和道:“孙兄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