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生态圈根本不是暗搓搓的备份发展出来的。
有的人总觉得只要做就支持,当一个所谓的智能手机只能打电话的时候,你拿头铁去支持吗?
“你说的这些我知道。”苏小木语气很平静。
见苏荷张了张嘴,苏小木接着又说,“你想说如果兼容原生安卓的生态圈,其实根子上还是安卓,写不写新系统没什么区别了?”
“不用担心这些事情,因为……”
“我不一定能写出来。”
“主要是我知道的越多,想法就越多,所以越来越觉得能做得更多一些,所以写出来的时间就得推后一些。”
苏荷就问,“那存储操作系统为什么那么快?”
“存储被我极简化了,一些有的没的东西都被砍掉了,有些人总觉得更多的预判能够更加稳定,实际上是因为眼界的问题。”苏小木解释道。
如果没有小垃圾系统,苏小木自己也可能犯一些教条主义。
实际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苏小木在这次存储操作系统跟人工智障完成后有了新的解释。
那就是……
万一巨人其实也有失误的地方呢?
举个实际的例子,大家学习计算机科学,根据教案,根据前人的经验,根据各种被证实了正确的经验学习而来。
这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定式的。
遗憾的是,有些定式……可能有失误的地方。
“另外就是重写安卓系统的操作我不想让任何人参与进来了,包括公司的研发。”苏小木道。
“我一个人写起来会慢一点,但是思维方式是我一个人的,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因为我是个不太会带人的人。”
比如说……
一般的操作系统,是5000万行代码左右。
大多数的存储操作系统会因为功能的单一性和适应性有不同程度的内核裁剪,可能只有个3000万行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