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韦说本人是晚唐进士,曾担任过殿中侍御史、右司员外郎等职。
后因事被贬到南海。
朱温灭掉大唐建立大梁之后,韦说瞅到了机会,于是便来投靠朱温,混了一个礼部侍郎的职位。
后李嗣源掌权,豆卢革便谏言重用韦说,双方同时官居高位,开始结党营私。
豆卢革提拔韦说的儿子孙子为官,韦说就提拔豆卢革儿子孙子为官,双方可谓是狼狈为奸。
其实这三个人之所以成为宰相,都是因为出身名门高第。
这数十年来的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出身名门高第。
即使不是名门高第,那也是伪造的名门高第。
晋军入汴,大量资料散佚,新朝初建,百废待兴,难免有一些钻空子的人。
当下有很多人伪造谱牒冒充名门之后,或冒用他人或自己的父兄身份以求仕官。
比如有个叫吴延皓的,就冒用了死去的叔叔的任命状。
就连郭崇韬也冒充百年前的汾阳王郭子仪的亲戚。
至于平民出身、十分老实不愿冒充名门之后、兢兢业业的人,很少有能官居高位的。
要想单纯以平民出身脱身而出,那就只有参军,从武官中杀出个节度使来。
至于冯道,这个人很有名,前世有名的效力过十位皇帝的大臣,典型的不倒翁。
李愚这个人刘子骥刚刚见过,处理事情有理有条,办事还算可以......
将这些信息了然于胸后,刘子骥却并没有立刻去找他们。
一旦蜀国大军开到汴州,大局已定之时,他们自会亲自来找自己。
不过,刘子骥其实最关心的还是契丹那边的臣子。
也就是耶律阿保机手下的几个汉臣。
话说耶律阿保机手底下的人也都很不错。契丹人能有如今这等气候,绝对与耶律阿保机手下的汉人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