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孔夫子像!
凌云见怪不怪,因为在李川家里已经见过。
考校简单粗暴,就是让其背诵,列如截取了某本书上的一段文字,夫子先教几遍,然后让这些小孩儿背诵。
看似合乎其理,实则残忍不堪。
想象一下,假如你来自贫苦人家,自小尚未识字、懂字。
如今考校却是直接让你背诵片段,你该如何通关。
若是背诵的内容大家都是未尝学过,那就大径相同,只能靠智商碾压。
但此时凌云却是注意到,夫子的考校内容大都出自他蒙学的内容之中。
诚然,这天底下哪里又有绝对公平之事。
人心本就是偏的,你又怎么能说书院的夫子有失偏颇,只不过有类无教罢了。
若是事先有蒙学经历的孩童,结果是早已注定。
若是毫无经验之类,那只能乞求上天赐给你一个聪明的头脑,让你可以现学现用现背诵。
此等天才绝非没有,凌云大学时候就碰到过。
那时的他天天想着怎么好好学习,才能在一班三十几号人脱颖而出,拿到第一名。
非是他一定要争这第一名,只不过是为了那奖学金罢了。
毕竟出身贫寒,身上钱财寥寥无几,吃上顿还得想象着下顿到哪里挣来。
自然而然,奖学金的诱惑是他的不二选择。
可谁知,结果不尽人意,期末考试成绩一下来,他的绩点竟然比第一名差了0.5分。
更让他愕然的是那人竟是他舍友,平常上课懒懒散散。
笔记也不做,作业大都抄他的,连复习资料都是用他的,到最后竟然考的比他还高。
那时候他还在想,是不是用了他复习资料的原因才能看到这等成绩,后面却发现人家靠的是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