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军中不允许饮酒,即使是庆功宴,也只不过是饭菜多一点,味道更好一点。
赵大将军念及李元青因为这次打仗,两天两夜没睡,吃过饭之后,就让李元青休息。
李元青也的确十分疲惫,让人准备了热水洗了澡。
李元青靠在火盆边烘头发的时候身边的亲随刘奎,拿着一个小包裹过来。
刘奎恭敬说道:“李将军,这是江南崔阳县那边的来信。”
李元青接了过来,没有抬头,“什么时候收到的?”
刘奎回答:“半个月之前!那时候您在外面打仗。”
打开外面的包裹,里面有七八封信。
最上面一封很厚,李元青拆开来一看。
上面有字,又有图画。看看上面的名字,原来是小女儿李楠写的信。
画了一个红薯,又画了水稻,然后两者后面有一个箭头,换成金银元宝。
不止一个,是一堆小元宝。
李元青看明白了,这是家里种的东西,卖了不少钱。
虽然画的不太好看,但也颇有童趣。
第二封信是李小宝的,跟李楠是双胞胎。
李小宝写的信并不是画,是写的字,写到简单的字还算规整,写到复杂的字,就写得特别大。上面写了家里的事情,期盼父亲早些回来。
李元青看着孩子们写的信,内心波动。
原本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原身李元青留下来的孩子、妻子,可看到这些情真意切的信件,他觉得不能置身事外。
虽然不能接受原生的妻子,但如果李元青的妻子愿意改嫁,他会支持。
至于这四个孩子,他不仅要给钱,更要花费精力,不辜负孩子们的一片真心。
直到最后一封信,李元青看到信封上的字,瞳孔微缩,眨眨眼睛,伸出粗糙的大手,轻轻的抚摸上面的绢花小楷的秀美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