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钧:“那便依计行事,这些天记得吃些好的,补补身子。”
周则应了,最后顺着坊街离开了。
第二日,周钧放了廨,直接去了北里,去寻解琴。
进了故冉居,周钧不仅见到解琴,还遇见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佘红芝。
周钧惊讶之余,一袭红襦的佘红芝先向他行了万福,又笑道:“妾身先要谢过二郎赠的话本。”
周钧拱拱手,客气了两句,又看向解琴。
后者说道:“佘都知来故冉居,却是为了商量《梁祝》戏角一事。”
周钧恍然,北里伎所排的《西厢记》戏曲,已经成了北里三曲的台柱戏,出官使的时候,基本都会上演。
眼下,佘红芝得了《梁祝》戏本,来找解琴商量戏曲一事,倒也是顺理成章。
佘红芝先是看了看周钧,又看了看解琴,最后捂嘴笑道:“妾身是不是碍事了?倘若是,那我现在便离开。”
周钧挠挠头,自己接下来要和解琴商量的这件事,让佘红芝听一听,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想完这些,周钧问道:“某的兄长,中意南曲虞珺娘,欲娶其为妻一事,二位可知晓?”
解琴和佘红芝皆点了点头。
周钧说道:“昨日曲江宴,兄长与家中大人说了此事,却是惹来忿怨,最后闹了个不欢而散。”
二女听闻此事,知晓北里伎虽然表里光鲜,实则为世人所轻贱,故而都叹了口气。
周钧继续说道:“此番前来,钧有一事望得二位都知相助。”
佘红芝转了转眼珠,问道:“此事可助周大郎娶得虞珺娘?”
周钧点点头。
佘红芝毫不犹豫的说道:“那此事妾身先应下了。”
周钧苦笑:“我还没说是什么事……”
佘红芝:“北里伎中,无论是谁,只要能风风光光、名正言顺的嫁出去,妾身都会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