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崇祯要撤辽镇

作者:样样稀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条件不允许,郭大靖也要对建州进行尽可能的破坏,解放更多的辽民,而不是只图速度,才采取了水陆并进的作战策略。

在东江军所过之地,前锋清除较多较强的敌人,主力则步骑配合,横扫周边的庄园和村屯。

解救大量辽民的同时,也搜集缴获了持续作战所需的粮草物资,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来就是荒僻的,地广人稀的地方,只是强行驱赶了大量辽民,才使建州卫有了较大的观变。

但这种改变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在郭大靖看来,这种开发程度,称为北大荒也不为过。

同时,建虏分散的庄园式管理,也是落后和野蛮的。农奴有多大的生产热情,连生命都不能保证,更不要说能得到多少付出辛苦后的收获了。

举目四下瞭望着,郭大靖信马由僵,随着大队的人马向前行进。

除了刘兴祚报告上来的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已经深入建州五六天的时间,便再没有什么象样的抵抗。

一个庄园就几十个建虏,还是带着家卷,有武力抵抗的能有多少?哪怕是男人壮妇齐上阵,在东江军凶悍的火力下,也是渣一样的存在。

“这便是建奴的老巢啊?!”方正化没有胡子,只能在胸前轻抚,感慨地说道:“防卫如此稀松,可见其穷途末路,败亡不远矣!”

郭大靖看了方正化一眼,笑了笑,说道:“方公公所言极是。建奴确实已经衰落,但要说败亡不远,还言之过早。”

方正化疑惑地看着郭大靖,问道:“建奴的兵力已经不足,连老巢都没有重兵,难道……”

郭大靖澹澹地说道:“方公公知道建奴占了多大的地盘,多少地方需要派兵驻防,他们又剩下多少人马,就会明白所谓的老巢,他们确实有些难以顾及。”

板着手指,郭大靖仔细地给方正化分析起来,“海州、辽阳、沉阳,建奴至少要留三万以上的兵力,那是核心统治区,不容有失。”

“我军在辽东也有威胁,在连山关和鸦鹘关,建虏每处至少也要留三千左右的兵力驻守。再加上开原、铁岭、抚顺、本溪等地,少说也要千人吧?”

方正化算术不错,点着头说道:“这就是四万多啦,建州差不多有四五千。嗯,建奴确实没有太多的兵力了。”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能够机动作战的兵力也就一万多,除非再弃守些地方,节省出人马。”

方正化有些恍然,又有些遗憾,摇头道:“可惜辽西不能牵制建奴,否则,形势会更加有利。”

辽镇嘛,就是敢出动进逼辽沉,也是给建虏送装备物资,送人头罢了。

关宁军最盛时,有十多万人马,不一样只能龟缩,不敢出战。浪费粮食的废物,郭大靖现出冷笑,颇为不屑。

如果说毛文龙是军阀的话,还能算是一个为国征战的军阀;可辽镇的那帮家伙,为了一己之私,何尝有过家国之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