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枪骑兵肯定也要扩充,也会尽量与飞骑混编,进行配合作战。”
在马匹上的挑选上可以放松,这就意味着枪骑兵可以随时随地迅速地扩充,只要有足够的战马。
刘兴祚这回心满意足了,但还有些好奇地问道:“提出三年平辽,争取到了朝廷支持。你觉得朝廷会不会再变卦,连三年也觉得慢了?”
郭大靖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说道:“确实有这种可能,所以我才要尽力提前完成,免得出现变数。”
有这样的顾虑并不为过,前一个要五年平辽的家伙已经人头落地,皇帝只给了他一年多的时间。
当然,凭袁崇焕的那点能耐,依靠辽镇,别说五年,十年也平不了。
但从这件事也能够看出皇帝的脾气禀性,现在答应得好好的,谁知道什么时候脑子又进水了,瞎整胡搞呢!
其实,郭大靖应该是最了解崇祯的,就是那种着急想做事、可又没能力、最后还会搞砸的那种人。
所以,郭大靖才向朝廷提出各种需求,趁着崇祯还没抽疯,尽量地积攒出平辽的物资。
“如果是明年秋季发动大反攻,后年能够平辽,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刘兴祚估算着时间,笑道:“应该问题不大,朝廷也会满意。”
“希望如此吧!”郭大靖也只能希望崇祯能够有长性一些,别在这一两年的关键时间里出什么妖蛾子。
刘兴祚虽然有些顾虑,可看郭大靖的样子,好象比他还没信心。
难道袁崇焕坏事儿,给郭大靖留下了心理阴影。
可现在好象还不至于太过担心,东江军蒸蒸日上,平辽的把握很大。再说,朝廷现在还能依靠谁呢?
…………………
三年平辽,已经在东江镇军民中传播开来。
十几年的战乱,终于要平息,至少让人们心中有了盼头儿,精神面貌自然会有所改变,这可是关系到将来生活的大事。
话说,,,..版。】
大集上,陈文绣带着珍儿,和小琴、桂花随意地逛着、聊着。
桂花是来赶集的,或者说是借机来找小琴和吴晴来聊天玩耍的,正好在镇府门口相遇。
“真羡慕你呀,有吴姐天天能请教。”桂花不掩羡慕,也有些小失落,“哪象我,只能在夜校混,还要明年春天才敢去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