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毛家军嘛?!

作者:样样稀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潜力很大,但却需要吃饱吃好,或是具有红军那般的坚强意志。光这两点,在古代的军队里,就是很难做到的。

郭大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不在学习。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很多东西并不象后世的想象和推测,而一些宝贵的经验,都是东江军将士用鲜鲜和生命换来的。

“自身携带粮食的话,顶多也就十天半拉月。”刘奇士和郭大靖并马而行,悉心传授着经验,“通常是持炒两升,各人带各人的。”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当然,如果是大军出动,多带粮草物资,也是可以的,但行进速度肯定不快。”

郭大靖听明白了,这有些类似于后世野战军,象抗美援朝时,士兵都是自带干粮,差不多也就是七天的量。

而东江军以冷兵器为主,但要加上盔甲的负荷,随身所带的粮食也有限制。

所谓的“炒”,就是把杂粮炒熟,与后世的炒面相似。但炒杂粮肯定不会加什么油脂、食盐、糖之类的补充,热量也不会那么充足。

“既是屯驻海岛,打渔的数量怎样?”郭大靖虚心地求教道:“有鱼吃的话,能够缓解粮食缺口吧?”

刘奇士轻轻摇头,说道:“兄弟,你想得简单了。出海打渔,既危险,又很少能满载而归。要说缓解粮食的窘迫,远远不够啊!”

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没有卫星导航,出海打渔是件高危的工作。但凡能活得下去,谁又愿意去与莫测的风浪抗争呢?

穷苦渔民,都是既贫穷又辛苦,勉强混个温饱。驾船劳作一天,兴许一条鱼也没打着,完全不象郭大靖所想的,一网下去,鱼儿乱蹦,喜笑颜开。

郭大靖苦笑了一下,知道自己想得简单了。要是打渔的收获颇丰,别人也不是傻子,还能想不到?

或许可以打鲸鱼,捕到一头,那就是上千斤吧?嗯,现在只能想想罢了,哪有那么容易,东海的鲸鱼好象很少。

“兄弟。”刘奇士岔开了话题,问道:“你想好要哪个岛了吗?凭战功,毛帅应该能让你随便挑吧?”

郭大靖轻抚了下额头,说道:“广鹿岛不错,其它的也行。就是毛帅所说的海洋岛,我也能接受。”

海洋岛耕地较少,距旅顺76海里,是黄海离岸最远的岛屿。但却有罕见的天然良港—太平湾,还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更是我国重要的捕鲸基地。

至于风灾,其实指的是台风。台风要是来了,别说岛屿,就是沿岸都要受到影响,这么一想也就不算什么了。

有良港,南方的商船可以直接入港停泊;渔场,捕到鱼的概率和产量肯定比其它地方高很多;如果能捕鲸,不仅有肉吃,还能熬油做燃烧弹、点油灯……

好吧,还是广鹿岛更有吸引力。尽管当岛主也只是过渡,他还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一个岛不能提供他打败建虏的资源和人力,如果不能完成这个目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神州陆沉,他这个岛主也不能独善其身。

当然,一个条件好的岛,能让郭大靖更快地拥有实力,更好地发挥才智,更有希望挽救自己,挽救东江军,挽救华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